石道勇:让患者更快好起来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石道勇:让患者更快好起来
文章图片
石道勇:让患者更快好起来】石道勇(右一)为病人答疑 。 本报采访人员陈嘉摄
本报采访人员陈嘉通讯员陈力
2月1日13时许 , 在石道勇的操作下 , 68岁的周本春的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完成 。 周本春的儿媳妇王明松在病房安顿好周本春后 , 打电话给自己的娘家妈说:“石医生的手术做得真是好 。 您的膝盖也经常疼痛 , 上下楼梯很困难 。 快来找石医生看看 。 ”
1977年出生的石道勇是平利县医院业务副院长、外二科病区主任 , 擅长骨科手术 。 在农村生活成长的石道勇从年少时就发现:不少村民骨头出了问题后 , 相信土方、偏方而耽误病情 , 最后只得截肢甚至丢了性命 。 于是 , 他毅然选择了从医并主攻骨科 。
学校毕业后 , 石道勇在深圳的大医院工作 , 后来响应家乡号召回到平利县医院工作 。 “要想骨不痛 , 就找石道勇 。 ”他不断钻研摸索 , 医术越来越精湛 , 得到了患者的信赖和称赞 。 尤其是他克服基础条件差和设备相对短缺的困难 , 在全市县级医院率先独立开展人工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三、四级手术 , 社会反响良好 。
刚做完手术的石道勇依次回复了几个未接来电 , 最后回复的是八仙镇卫生院院长韩涛 。 电话里 , 韩涛说:“最近卫生院重症病人比较多 , 需要你们的支援 。 ”为了缓解基层卫生院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 , 平利县组织县级医疗单位与基层卫生院结成“医共体” 。 石道勇和他的团队联系了6所基层卫生院 , 负责卫生院重症患者救治和骨科手术指导工作 , 并定期到卫生院坐诊 。
和韩涛商定后 , 石道勇放下电话 , 顾不上吃饭就到医院发热门诊检查 。 详细了解相关工作情况后 , 他仔细叮嘱医护人员:“现在 , 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放松 , 服务质量更是不能下降 。 ”
“这周 , 我们实施了32台骨科手术 , 其中很多是大手术 , 一定要关注病人的术后恢复 。 病人身体弱 , 防疫更要做好!”2月2日下午 , 在查房的过程中 , 石道勇对同行的医生肖雄说 。
在病房里 , 82岁的患者张传付不停地对石道勇道谢:“我这把老骨头 , 幸亏有您啊!”张传付意外摔伤导致髋关节骨折 。 石道勇接诊后 , 先对张传付的高血压及慢性肺部感染病症进行治疗 , 后又为张传付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手术 。 术后第三天 , 张传付就已下床行走了 。 看到59岁的唐祖波术后恢复良好 , 石道勇感到很欣慰 。
唐祖波从高处坠落导致胸椎腰椎多处骨折 , 加之原本胸椎管狭窄 , 腹部以下感觉减退、肌力减退、痛觉过敏 , 手术风险大 , 成功概率低 。 石道勇耗时5个多小时 , 对其成功实施了后路减压骨折固定术及胸椎管狭窄减压固定术 。
常常忙到下午两三点 , 石道勇才能吃上中午饭 。 石道勇的爱人也在平利县医院工作 , 工作特别繁忙 。 加班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 可石道勇依然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