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便不成形是什么原因?需要做肠镜吗?

网上有一种说法 , 长期大便不成形 , 可能是肠癌、胃癌、肝癌的信号 , 事实果真如此吗?今日就与大家聊聊大便不成形的那些原因 。
影响|大便不成形是什么原因?需要做肠镜吗?
文章图片

先来看看正常大便是什么样的?
大便的颜色、质地、形状等是最能反映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 。 大家可以根据以下现象来辨别自己的大便是否正常:
1性状
条状软便不粘连 。 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 , 在便池内不粘连 , 能浮在水面 , 水冲即净 。 糊状、没有干结成块的大便也属正常 。 食物蛋白质高时 , 大便会偏硬 , 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时 , 大便则偏软或成糊状 。
2颜色
黄色或黄褐色 。 正常大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 摄入奶制品 , 大便多为淡黄色;吃较多绿色蔬菜时 , 大便会偏绿;吃肉较多 , 大便为棕黄色;吃猪血、猪肝 , 或服用某些中药时 , 大便发黑 。
3气味
带有微臭 。 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 , 正常大便是微臭的 , 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 , 素食者味轻 。 如果臭得难以忍受 , 可能有健康问题 。 刺鼻酸味、烧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 , 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 。
4数量
“一条便”约100克 。 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条状 , 每条长度约10~15厘米 , 重量约100克 , 每次排2~3条 。 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种类等发生改变 , 如膳食纤维摄入较多 , 排便量会增加 。
5次数和习惯
每日一次 , 晨起排便最佳 。 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 , 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 。 一般而言 , 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 , 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 , 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 。
6排便感觉
5分钟内排出 , 无残留便意 。 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 , 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 , 便后觉得轻松 , 没有残留便意 , 就是正常“畅便” 。
大多数人大便每天1次 , 少数人一天2次或2~3天1次 。 正常大便呈黄色成形香蕉状 。
影响|大便不成形是什么原因?需要做肠镜吗?
文章图片

我们常说的“不成形”是什么意思?
大便不成形不是指大便稀薄 , 而是指大便形似溏泥 , 俗称薄粪、溏便 。 与腹泻不同 , 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 , 也可次数稍有增多;
大便排泄不畅 , 或有排不尽的感受为大便粘滞不爽 。 两者可单独存在 , 有时也可交替发生 。
长期不成形可能有哪些原因?
1消化不良
食物消化包括机械性消化或化学性消化 , 不管那种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 从而影响大便 。
牙齿缺失或进食速度过快 , 没有经过口腔充分咀嚼 , 大块食物进入胃内影响胃部消化 , 难以形成有效食糜 , 这样的食糜进入小肠就会增加肠道负担 , 影响小肠消化和吸收 。
吃了比较多的难以消化的食物 , 超过了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 。 胃肠蠕动过快 , 食物在胃肠道内没有充足时间进行消化 。
胃病变胃酸低下、胃蛋白酶缺乏 , 肝胆胰病变使各种消化酶、胆汁分泌不足或小肠病变都会影响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
这些都会使食物消化吸收不良 , 食物残渣增多 , 残渣中富含的营养成分会导致肠道内的细菌繁殖;食物残渣增多使大肠内渗透压增高 , 会刺激大肠蠕动 , 残渣内也会保留更多水份 , 大肠内水分吸收减少 , 导致大便松散、增多、不成形 。
例如 , 慢性胰腺炎使脂肪酶分泌不足 , 或者肝胆系统疾病胆汁分泌障碍 , 都会导致患者进食脂肪后不能完全消化 , 尤其在进食高脂肪性食物之后 , 患者容易出现腹泻 , 在大便中含有较多脂肪滴 , 浮在大便上面 , 称之为脂肪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