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性|北京胸科医院多学科联合治疗结核性脓胸的藏族同胞

十月的一天,一位特殊的患者在几位身着藏袍的牧民簇拥下被抬进诊室。他是一位男性藏族牧民,口中讲着听不懂的藏语,家中有成群的牛羊等待他的呵护。20年前曾患肺结核,未经系统治疗。5个月前忽然觉得呼吸困难,到当地医院发现包裹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出脓血性液体,每天约100-200ml。受当地条件的限制,医院无法给他进行手术。
辗转多家医院,患者和家属慕名来到北京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就诊。5个月的慢性消耗导致患者贫血、低蛋白,皮肤也有轻微溃烂,体质极差。入院后患者一度出现呼吸衰竭和意识障碍,经过叶寰主任和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患者很快转危为安,营养状况也得到初步恢复,但是包裹性脓胸和引流可能存在的继发性感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包裹性脓胸需要进行纤维板剥脱手术,以期达到解除对肺脏的束缚,消除残腔进而早期拔管,来促进肺功能恢复和早期康复。看到这位患者的CT后,发现了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包裹范围非常大,从胸顶一直到膈肌,一个切口可能无法全部解决疾患;二是脓腔四壁已经明显钙化增厚,手术中可能创伤较大导致大量出血,患者本身已经有贫血、低蛋白血症,他能不能抗得住这么大的创伤在每一位专家心中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三是剥肺表面的纤维板时,可能造成肺的大面积损伤,术后会不会长期漏气,需要长期带管也摆在医者面前。
经过呼吸与危重症科叶寰主任团队,麻醉科刘伟主任团队,ICU刘秋月主任团队及微创中心刘树库主任团队联合会诊,综合患者病情,在跟家属充分沟通后,还是决定手术治疗。因为不手术,患者就无法拔除引流管,随着疾病的消耗,将丧失劳动能力。简单来说就是“除手术外,没有别的出路”。
经过近一周的备血、营养支持和呼吸功能锻炼等术前准备,患者进了手术室。为了减少出血,刘树库主任团队面对像铠甲一样钙化的纤维板,在手术过程中精细分离与胸壁的粘连。切除胸壁表面的纤维板后,肺表面的纤维板才是真正的考验。如何能在不损伤肺的前提下,把纤维板尽可能剥除又一次考验了术者的技术水平。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患者肺组织终于解除束缚,重新膨胀起来,看着它重新填满胸腔,台上的大夫都非常欣慰,这就是外科大夫最朴素的初心!
术后的护理一点不比手术简单。由于语言不通,医生查房时要求患者多活动、多咳嗽、多进食的医嘱,贯彻得并不好。护士们就用肢体语言让患者明白如何配合康复。每次巡视时让患者跟着自己咳嗽,患者不愿下地则直接将其搀起,带着他在走廊散步。经过微创中心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患者右肺完全复张、残腔消失,身上的管子也逐渐拔除,患者基本恢复了自理能力。
包裹性|北京胸科医院多学科联合治疗结核性脓胸的藏族同胞】手术成功了,患者得救了,大家欢欣鼓舞。患者邀请我们有机会去雪域高原做客,没有比患者康复更能让医护人员感到安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发扬北京胸科医院胸怀远大、积极进取的精神,让爱心铸就的手术刀给患者绘出一道道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