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卫健委:4因素致出生人口下降!

来源综合:中国卫生杂志、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日报
1月20日 ,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 ,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婚育|卫健委:4因素致出生人口下降!
文章图片

一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 。 “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 , 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 。 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
二是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 。 当前 , “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 , 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 , 受教育年限更长 , 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 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 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 , 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 。 同时 , 生育意愿持续走低 , 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 , 2017年调查为1.76个 , 2019年调查为1.73个 , 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 。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 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 , 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 。 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 , 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 , 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 。
此外 , 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 , 近几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持续下降 , 主要是受到育龄妇女总数、育龄妇女内部年龄结构以及生育率多重因素的影响 。 判断未来走势需要综合上述因素来看待 。
宋健说 , 育龄妇女数量取决于以往的出生队列规模 , 1962-1975年以及1981-1997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均超过2000万人 , 在死亡水平缓慢变化的条件下 , 不同规模出生队列人口进入育龄期将影响育龄妇女总数 。 未来一段时期 , 1981-1997年间高出生队列仍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体 , 但后续进入育龄期的妇女数量在缩减 , 由此导致育龄妇女总数持续下降 , 内部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尤其是20~34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女性规模在2030年前下降明显 , 这将给出生人口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 近年来 , 我国的生育率下降也比较迅速 , 特别是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二孩总和生育率上升的效果 , 这是群众生育意愿走低、婚育年龄推迟、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 未来能否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 ,关键在于生育率能否有所提升 。 这就需加快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 缓解群众面临的压力 , 推动适龄婚育 , 提振生育水平 。
【婚育|卫健委:4因素致出生人口下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