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放大10倍的500年古画,有个男人戴眼镜,古人是如何应对近视眼?( 二 )



戴眼镜|放大10倍的500年古画,有个男人戴眼镜,古人是如何应对近视眼?
文章插图
南宋的作家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这样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说的“叆叇”指的就是老花镜。赵希鹄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间,这属于13世纪前半叶,而西方关于眼镜的最早记载则是13世纪后半叶。

戴眼镜|放大10倍的500年古画,有个男人戴眼镜,古人是如何应对近视眼?
文章插图
到了清代,雍正可谓是个十足“眼镜控”,不仅自己用,还乐于分享,不仅将眼镜作为赏赐之物送给大臣们,还设置了专门机构来制作和修理眼镜。但是他的儿子乾隆,却和父亲相反,认为西洋的玻璃眼镜对身体不好,不如传统的水晶镜片,甚至还写了多首“拒绝眼镜”的诗。

戴眼镜|放大10倍的500年古画,有个男人戴眼镜,古人是如何应对近视眼?
文章插图
所以,戴眼镜与不戴眼镜,一直都是上层人士的苦恼与纠结。那时候,买一幅眼镜所需的四五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毕竟,由此而来的近视,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富贵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