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还需谨慎

导语:古代经典中没有冠心病这个名称术语 , 诸位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 , 对表现出类似冠心病症状疾病命名为“胸痹”、“心悸”等 。 最早记载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的文献资料可见于秦汉 , 后世医家在不断地探索、实践的过程中 , 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病因病机理论体系 , 对认识和治疗冠心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还需谨慎
文章图片
01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可以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病 , 风邪侵袭也可能致病
1、疾病的命名和历史沿革
中医对于胸痹心痛的认识首见于《灵枢·本脏》篇 , 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机复杂 , 既有外感因素又有内伤因素 , 其中外感寒热邪气均能引起发病 。 同时也强调情志所伤 , 饮食伤脾以及五脏六腑的病变都能够引起胸痹心痛 。 《金匮要略》是号称“医圣”的张仲景所著 , 记载了很多杂病的知识 。
其中就论述了胸痹心痛相关的内容 。 他指出这种疾病有阳微阴弦的脉象 。 书中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用来治疗胸痹心悸 , 至今仍有效 。 晋代王叔和对于情志内伤导致的胸痹心痛有独到见解 。 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可以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病 。 因为肝气不能条达 , 气机郁滞 , 血行不畅等影响了心脉引起胸痹心痛 。
清代名医王清任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 创立了大量确有良效的活血化瘀方剂 。 王清任认为在胸痹心痛的发病中 , 瘀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他将活血化瘀药物配合行气止痛药物应用于胸痹心痛的治疗中 ,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现代医家学贯中西 , 他们结合现代科技和传统经典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 这些见解对于传统医学辩证论治现代病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陈可冀院士的学术思想认为血瘀病机贯穿了冠心病的全过程 。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还需谨慎
文章图片
该学说认为血脉瘀滞 , 心脉气血阴阳不畅 , 心脉失于濡养而胸闷胸痛 , 发为冠心病 。 该理论指出从冠心病的初期一直到后期 , 血瘀证型一直都存在 。 更进一步 , 该团队又认为急性的心血管事件发作时跟瘀毒转化有密切的关系 , 提出了冠心病的又一个理论——“瘀毒”理论 。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还需谨慎】2、病因病机
冠心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导致 , 病理性质常常虚实夹杂 。 心肺位于胸腔中 , 位置较高 。 风邪侵袭可以导致心胸气机运行不畅 , 发生胸痹胸痛 。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侯论》记载胸痹心痛提到“脏虚受风” , 说明在隋朝已经认识到了感受风邪可以导致胸痹心痛 。
如果患者平素阳气不足 , 人体阳气防御外邪能力不足 , 寒邪侵袭 , 邪入脏腑经络引起气血凝滞 , 经脉不通 , 导致胸痹心痛 。 《黄帝内经》当中记载“寒邪独留则血液凝泣 , 凝则脉不通” 。 这说明了 , 当人体脏腑气血亏虚的时候 , 容易感受外界寒邪发生胸痹心痛 。 夏季暑热邪气偏盛 , 暑热邪气能够耗散人体气阴 。
心气或者心阴耗伤后 , 若再伴随痰浊蒙蔽心窍 , 可能产生闭窍的危重症候 。 《温热论》记载“心虚有痰 , 外热一陷 , 里络就闭” 。 热邪也是胸痹心痛的重要病因 。 情志失调可以导致胸痹心痛 , 如果长期思虑过度 , 或者是受到情绪上的刺激 , 都可以导致肝气郁结 。 气为血之帅 , 血为气之母 。 气滞则血亦滞 。 气滞血瘀导致胸痹心痛 。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还需谨慎
文章图片
如果平时饮食不当 , 伤及脾胃 , 水谷精微不能运化 , 反而形成痰湿 。 痰湿阻遏胸阳 , 胸阳失展 , 痰浊交阻也可以导致本病发生 。 中老年人心肾亏虚 , 心脉失于濡养或失于温煦均可发生胸痹心痛 。 胸痹心痛的基础是五脏不足 , 脏腑气血虚衰 , 各种原因导致了气血运行失常 , 气机郁滞 , 血脉不通 。 心脉因此不通或不荣则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