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生所培养研究生的“三个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⑤)( 二 )


“这些制度对导师的压力很大 , 因为你的口碑很重要 , 口碑不好的很容易招不到学生 。 ”陈婷告诉采访人员 , 北生所是国内最早实行轮转和双向选择的科研单位之一 。 对比传统的“一对一”招生模式 , 轮转制度相当于给了师生双方自由选择的机会 , 学生在最终选择之前对导师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 对自己的学术生涯的规划也更清晰、更合理 。
“所有这些探索 , 只有一个目的:让老师围着学生转 , 而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 。 ”王晓东说 。
一个目标——
鼓励学生做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翻开董梦秋实验室的《博士生培养规划》 , 第一页是几条“知情声明”——
原创性探索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 请做好心理准备;
导师承诺尽心尽力培养每个学生 , 但不能承诺到什么时候一定发文章 , 发什么点数(影响因子)的文章;
怕苦莫来 , 求稳莫来……
在《实验室管理、教与学问题调查》中 , 第一部分是一道问答题:“科研活动中你犯过的印象最深刻的错误有哪些?”
在学生反馈的26个答案中 , 有“电磁炉里煮样品忘记收”“普通枪头吸挥发性液体”“天平称量前没有清扫表面”……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 , 董梦秋看得很重 。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 离不开动手做实验 。 如果基本的实验操作不过关 , 一些不易察觉的失误很可能毁掉精心设计的实验 , 轻则降低工作效率 , 重则误导实验方向 , 给课题进展人为地制造困难 。 ”董梦秋说 。
在董梦秋的实验室 , 常规实验操作培训是一门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课 。 几年下来 , 学生们对其重要性更加了解:帮助自己提高实验效率 , 拿到可靠的数据 , 为发表高质量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在基础能力培养上 , 除了每个实验室主任言传身教 , 北生所还常年举办“我爱科研”系列讲座 , 其中就包括各种“实验室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 。 比如 , 韩霆讲的是“如何做好实验记录” , 蔡涛讲的是“二代和三代测序” , 汤楠讲的是“如何作图” , 陈婷讲的是“如何做学术报告”……
所有这些 , 都是为了实现北生所的培养目标:做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
“这也是北生所最吸引我的地方 。 ”吴瑞奖学金获得者、2021年刚做完博士后研究的李蛟告诉采访人员 , “北生所不会因为发文章的压力 , 让学生去选择比较容易的课题 。 比如某个肿瘤里的A分子 , 我们除了要搞清楚‘它在另一种肿瘤里有没有起作用’ , 更要知道它在里面是怎样起作用的 , 其机理是什么 。 ”
李蛟坦言 , 做原创性基础研究对研究生而言的确“很苦很难”:“我记得读博士阶段最困难的要数2014年冬天 , 当时要做一个小鼠肺胚胎的活体成像系统 。 这个事全世界都没有人做过 , 所有设备、手段都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 , 做了几个月都没有进展 。 我哭丧着脸去找导师汤楠 , 她对我说 , 没事儿 , 你尽管去试 , 需要什么我全力支持 。 ”
“汤老师的话给我很大的鼓励 。 快到年底的时候 , 有一天我睡到半夜 , 突然想到:可能是系统里的某个细节在作怪 , 第二天马上跟汤老师讲 , 她听完后说‘完全有可能 , 你再试一把’ 。 这个问题解决后 , 系统运转就正常了 。 最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某知名杂志的封面文章 , 至今还被国际同行奉为经典 。 ”李蛟笑着说 。
除了激发内生动力 , 北生所也尝试用一些制度性设计引导研究生做有挑战性的课题 。 比如 , 入学第二年进行的“博士生资格考试” , 每个博士生需提交1份6000—10000字的课题研究报告 , 面对3位导师进行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