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种子选手”养成记
采访人员走进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探秘农业“芯片”的保存和利用
文章图片
唐潇博士在短期库里查看种质资源的保存情况 。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刘晓敏摄
文章图片
扫码看视频拍摄/剪辑刘晓敏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徐运源通讯员刘维帅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 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 对于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工作人员来说 , 时下正是整理和入库好种子的旺季 。 日前 , 采访人员走进该资源库一探究竟 。
一粒种子可以救活一个产业
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位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内 , 是我省第一个综合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服务性公益平台 , 保存了来自全球59个国家(地区)、全国32个省(市)的种质资源3万余份 。
走进资源库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示厅各种玻璃装置里的种子 , 有让湖南引以为傲的水稻 , 还有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的湖南特色种质资源 。
【“种子选手”养成记】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研究员段永红介绍 , 资源库有不少“镇库之宝” 。 她指着一份标有“江永香稻”的种子说 , “它带有的香味基因 , 救活了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 。
原来 , 江永香稻有上千年种植历史 , 在唐代时就被列为贡米 , 仅产于永州市江永县源口乡的几十亩田 。 2017年 , 当地在申请“一县一特”农产品时 , 却发现当地种植的香稻不香了 。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及时伸出援手 , 利用分子标记提纯资源库1982年收集的江永香稻 , 并从中选取代表型优势单株扩繁 , 恢复了香稻原来的香味 。 2018年 , “江永香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建立种质资源库 , 就是为了保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 很多地方的种质资源不保护起来 , 就永远消失了 。 ”段永红介绍 , 种质库自建库以来累计向18个省市分发种质资源近3万份次 , 实现了我省与国家种质资源平台的优势互补 , 对湖南省乃至长江流域农作物育种发挥了关键作用 。
从采集到入库需经历10多道“关卡”
“-17.5℃、21.4%”“-3.9℃、34.2%”“4.9℃、36.1%”……在展示厅一侧 , 种质库冷库自动控制监控系统平台正24小时显示着长期库、中期库、短期库等5个库房的温湿度 。 在这里 , 种子最长可以保存50年以上 , 在有需要的时候能随时被“唤醒” 。
当日下午3时 , 正值助理研究员余亚莹从库房取种准备去海南扩繁 。 “种子随着年份的增长 , 活力会相应下降 。 我取出来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稻种子 , 通过在温室或送到气候更适合的海南进行精细化培育 , 将会收获一批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种子 。 ”余亚莹说 。
完成浸种后 , 余亚莹回到电脑前核对数据 。 从2015年开始 , 湖南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 种质库作为资源保存分发平台 , 负责全省上交资源的接收、登记、临时保存和转移等工作 。 余亚莹核对的就是每一份种质的采集编号、来源地、种子质量等信息 。
据统计 , 7年间 , 该库完成了全省5092份种质资源样本的统一接收 , 分类整理后转移到相关科研单位鉴定评价 , 分类存入国家资源库和有关资源圃 , 涵盖湖南地区长期栽培的所有作物类型 。
助理研究员唐潇博士介绍 , 种质材料采集回来后 , 想要入库还得经历10多道工序 , 以确保入库的材料50年后还有发芽率 。
- “串珠成链”缀起美丽乡村集群
- 水果|大年初一,六样“吉祥果”不能少,摆在家里寓意兔年大吉,好事连连
- 3700余头荷斯坦奶牛“安家”肇源
- 小豆包变身“致富包”
- 做居民们的“健康卫士”
- 老年医学、急诊、呼吸、重症,多学科专家解读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救治“上海经验”
- 如何居家发现老年人“沉默型低氧血症”
- 若身体这4处越“黑”,可能是肝脏在“投诉”,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大胃王”吃播自曝:吃播食物自费,没发财却为此负债数十万!
- 4种“发物”食物公布?医生:体内有“结节”的人,尽早撤下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