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急诊、呼吸、重症,多学科专家解读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救治“上海经验”

近日 ,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临床救治专家组协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共同发布了《2022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以下简称“《诊治规范》”) , 进一步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标准 , 强化了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 , 并优化了儿童病例救治方案 , 完善了中医治疗相关对策 。
1月16日 , “阻击重症化危为安——2022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解读”直播活动在线举办 , 此次活动聚集了急诊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等多领域专家 , 对《诊治规范》进行权威解读 , 并聚焦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症及老年人群的救治重点 , 展开讨论 。
老年医学、急诊、呼吸、重症,多学科专家解读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救治“上海经验”
文章图片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党委副书记楼文晖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 , 《诊治规范》为当前新冠病毒感染诊治提供了权威解决方案 , 此外 , 老年人群是新冠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 , 上海老年医学中心也收治了大量的新冠感染老年患者 , 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 。 “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与同道分享交流新冠救治的上海经验 , 为更好地守护新冠感染患者 , 尤其是新冠感染老年人群的健康助力 。 ”
老年医学、急诊、呼吸、重症,多学科专家解读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救治“上海经验”
文章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教授在致辞中指出 , 随着对新冠病毒了解的加深 , 涌现了更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新冠病毒如何损伤我们的身体?如何预防重症?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诊疗中有何注意事项?“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 。 其一是打通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症的救治通道 , 其二是降低死亡率 , 其三是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去救治更多患者 。 当前已曙光初现 , 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症的就诊人次已出现下降趋势 , 相信我们能够尽快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 ”
老年医学、急诊、呼吸、重症,多学科专家解读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救治“上海经验”
文章图片
本次直播在医师报直播平台、新浪新闻、云ICU、微博卫生健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 , 获得45万余观看量 。
把握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机关注重症早期预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宋元林教授对《诊治规范》进行了解读 。 宋教授表示 , 新冠病毒对全身脏器都有一定的影响 , 在新冠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是病毒复制最活跃的时间 , 因此抗病毒治疗应在早期使用 , 可有效降低进展为重症的可能性;到第二阶段 , 病毒复制开始回落 , 伴随而来的是出现炎症反应 。 “我们要把握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 尤其对于新冠感染重症的高危人群而言 。 ”
老年医学、急诊、呼吸、重症,多学科专家解读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救治“上海经验”
文章图片
哪些人群易出现重症?《诊治规范》中明确了8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高危因素:年龄≥60岁 , 心脑血管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者 , 免疫功能缺陷 , 肥胖 , 围产期女性 , 重度吸烟者 , 儿童合并某些基础疾病 , 未全程及未加强接种新冠疫苗者 。
宋教授进一步强调了高风险人群的早期预警指标 , 主要包含: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组合氧合指标恶化或乳酸进行性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炎症因子进行性上升;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升高;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 , 除了常规治疗手段 , 宋教授强调了激素的使用时机、抗凝治疗以及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 。
早识别新冠高危患者早阻断转危转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教授介绍了新冠感染重症倾向的早期识别与干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