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阳|冬季艾灸藏阳好时机


藏阳|冬季艾灸藏阳好时机
文章插图

养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过了冬至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就开始复苏重生了,人体这时候应顺从自然界规律养生。
冬天时阳气潜藏,是在阳气不虚的前提下才能够潜藏的。如果一个人身体本身就阳气不足,那么就没有阳气可藏。这时候,我们使用艾灸,可以祛除寒邪,扶助阳气,使阳气藏起来,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艾灸补阳在冬季十分重要,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祛寒的最佳养生法。
冬季艾灸,特别是三九天前后做艾灸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让冬天在温暖中度过,在防病养生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类人群
适合艾灸
冬季艾灸虽然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下面两种人最适合艾灸:
阴阳失调,久寒侵体者
所谓艾灸,就是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不孕不育,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
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
多数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少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等症状。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那就要好好抓住冬季做艾灸,补充阳气,为明年的身体打基础。
艾灸常用的养生要穴
●关元
藏阳|冬季艾灸藏阳好时机】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主治:适用于虚症、神疲乏力、元气不足、性功能低下、腹泻肠鸣、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及慢性病的恢复,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气海
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1.5寸处。
主治:气海为补气要穴,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
●中脘
位置: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中脘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人体穴位之一,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胃炎、便秘腹泻、呕吐、肠鸣、心慌失眠等病症。
●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适用于肾虚腰脊疼痛、阳痿、闭经、尿频、腹泻、肢冷、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补阳的作用。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足三里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冬季艾灸注意事项
1.冬季艾灸后一定要做好滋阴的工作,保持阴阳平衡十分重要,阴阳平衡了,就不会伤阴了。如灸后喝一杯蜂蜜水或者用艾草水泡脚,按摩涌泉、三阴交、太溪等滋阴要穴。
2.微量出汗:三九灸不宜大汗,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微微出汗即可。
3.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4.注意体位、穴位准确:体位保持舒适、自然,找准部位、穴位,保证艾灸效果。
5.施灸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或饭后立即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