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焦虑”循环?试试普通人也能驾驭的CBT疗法( 二 )


或许你已经看到自省与自责(自我批评、自我虐待)的区别了 。 自省的本质是站在更客观的立场对自我的审视 , 而自责中饱含负面评判 , 和对自己的定义(judge) , 换言之 , 把自己的一件事、一个行为 , 上升到对“自我”这个人的攻击上 , 就偏离了自省的轨道 。 从自省和自责的后期效果来看 , 前者带来自我觉察 , 情绪感受是平静、略带喜悦 , 而后者 , 则带来自我苛责 , 让自己的情绪更沮丧和绝望——没有人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时 , 还能保持积极高亢的心境 。
自责来源于内化苛责的父母 , 也许最初站在身边骂这个小孩的 , 是ta的父母 , 随后 , 这种评判被内化吸收 , 成为ta自己的一部分 。
很多“善良”的人 , 都很善于自我反省 , 比如遇到一个人际冲突 , 他们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哪做错了 , 惹对方生气 , 他们内心的声音可能是:“确实我当时这句话说得不够注意 , 如果再多注意一下对方的情绪 , 说出不一样的话 , 可能就不会吵起来了” , 所以问题来了:这算自省 , 还是自责呢?
差别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 觉察到“自己在说话时如果能更注意当时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 就会更好” , 这部分在“自省”的范畴 , 是对自己行为的重新审视和觉察 。 而随后升起的对自己的批评和不满 , 以及把整件事不自觉的全部归为自己的错(不完美) , 则是一种对自我的伤害 。
这两者的界限很模糊 , 也很难分辨 , 同时又很常见 , 所以当我们不经意的把自虐当做自省 , 甚至以自己善于自省而沾沾自喜时 , 就会忽视了长期的自虐可能带来的自卑、胆怯、讨好等一系列违背我们个体发展的后果 。
所以 , 如果一件事没有能让你变得更好 , 那ta多半是错的 , 换言之 , 如果你自责之后 , 升腾起的是更绝望、更挫败的感觉 , 那这个“自我反省” , 多半是出错了 。
如何打破“焦虑”循环?试试普通人也能驾驭的CBT疗法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CTB疗法是一项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心理学技术 , 它不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专利 , 而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学习的认知 。 我们透过“认知”去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 , 同样 , 也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对世界的感觉 。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 , 认知和行为并不是两件事 , 而是一件事 。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 也并非是教育我们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 而是说“如果你做不到 , 说明你根本还不知道” , 认知可以改变行为 , 同样 , 更建设性的行为 , 也能够改变认知 。
正如书名《打破焦虑循环》那样 , 认知-行为的循环 , 我们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重新改写的 , 而这个循环的打破 , 意味着我们人生的重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