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印第安人,全球可能减少数十亿人,来自星星的植物

人类为什么会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谷物为主食呢?我们走到动物园 , 会发现一个现象 , 那就是人类的近亲——猴子和黑猩猩特别喜欢吃水果 。 其实 , 我们人类也喜欢吃水果 , 灵长类动物为什么会对水果如此痴迷呢?因为水果当中的碳水化合物特别多 , 碳水化合物是最廉价的营养素 。 灵长类动物都有个比较发达的大脑 , 大脑是最消耗能量的的器官 , 人类的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至3%左右 , 但是每天却消耗了人体总能量的25% , 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 , 是要付出代价的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动物不再持续扩大脑容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 脑容量持续扩大 , 虽然会带来很多利益 , 但是 , 也会付出一些代价 。
如果没有印第安人,全球可能减少数十亿人,来自星星的植物
文章图片
如果人类仅仅依靠水果 , 提供廉价的营养素 , 那么 , 人类的数量也会和其他的灵长类动物一样 , 生活在非洲的某个角落里 , 在生物界维持一个规模较小的群体 , 而不可能扩张至全球 。 因为树上的水果 , 一般来说 , 一年才出产一次 , 数量极其稀缺 , 且不容易保存 , 数量极其稀缺的水果在成熟季节一哄而上 , 散落一地 , 显然 , 水果是不能成为人类的主食的 。
除了水果之外 , 地球上还有什么食物能够提高廉价营养素呢?还有植物的种子 。 植物的种子也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 但是 , 植物的种子不容易获得 , 植物的种子都非常的小 , 而且有一层外壳包裹 , 绝大多数的野生动物是吃不到植物的种子的 。 人类需要大量收集植物的种子 , 并且去掉外壳 , 才能获得里面的碳水化合物 。 为了收集植物的种子 , 人类制造了大量石器 , 开始成为植物种子的采集者 , 后来 , 又发明了农业 , 成为了植物种子的生产者 。 人类人口数量的增长 , 归根结底 , 其实就是由食物供应量决定的 。 全球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 全球人口的增长 , 第一次源于人类会使用工具 , 制造了大量的石器;第二次增长源于发明了农业;第三次增长则是源于新航路开辟 。 今天 , 我们要重点讲的就是新航路开辟对全球人口增长的贡献 。
如果没有印第安人,全球可能减少数十亿人,来自星星的植物
文章图片
植物的种子虽然也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 但是 , 种子的颗粒是非常小的 。 人类发明农业之后 , 经过上千年的培育 , 通过人工选择 , 才终于将农作物种子改造成大颗粒的 。 所以 , 大量的野生植物的种子的颗粒都非常的小 , 甚至是不能食用的 , 但是 , 人工培育的农作物的种子却是香甜又饱满的 。 农作物的驯化并未用到基因工程 , 人工选择其实也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 , 只不过在施加了人为因素之后 , 使得进化的速度加快了而已 。 到了公元1500年的时候 , 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和动物 , 能够驯化的 , 基本都已经被人类驯化了 , 不能驯化的 , 至今仍然不能被驯化 。 所以 , 在公元1500年之前 , 全球人口的增长遇到了一个瓶颈 。
中国的人口在汉唐时期 , 一直维持在6000万至8000万之间 , 从未突破1亿 。 北宋时期 , 首度突破了1亿 , 这源于中国人对水田的不断开发 , 扩大了水稻产量 , 并引入了占城稻 , 而占城稻是一种早熟、耐旱的水稻品种 。 通过对水稻和各种类型的耕地的持续开发 , 中国的人口在明朝万历年间达到一个高峰 , 突破到2亿 。 但此时 , 已经遇到瓶颈 , 在此后的岁月里 , 从未超出2亿 , 清代初年甚至减少到1.6亿 。 明朝末年的战乱 , 与当时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有着很大的关系 , 传统的农业社会总是面临着“马尔萨斯陷阱” 。 中国人口再次飞跃式增长 , 则要等到康乾盛世之时 , 康熙、雍正、乾隆年间 , 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 从而迎来了一次人口增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