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前记
新冠感染以来 , 医院急诊、发热门诊是最早接触新冠病人的窗口 , 就诊病患像“漏水的水龙头” , 不断地涌入急诊、发热门诊 。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 , 他用眼睛记录了这二十多天的抗战经过 , 从经历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 , 后备团队一批批前线支援 , 再到自己“切换”角色成了一名感染患者 , 记录下了明基人这二十几天的勇敢无畏、医者担当 。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
——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
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
16日 , 急诊如往常一样收治了些急性病患者 , 但在另一边的发热门诊 , “悄悄”排起了长队 。
“可能接下来几天需要在发热门诊轮值 , 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包括咱们急诊要优先排班 。 ”主任王燕慧在早交班的时候交代 。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考虑到急诊可能也会面临大批发热患者 , 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的同仁率先加入了发热门诊的“领头羊”队伍 。
“发热门诊已超负荷 , 一天接诊将近500人 , 咱们急诊该上场了 , 大家保护好自己 。 ”17日晚 , 主任王燕慧在工作群里发布这条讯息 。
当晚 , 急诊就诊人数略有所增 , 主要以发热的患者居多 。
“咳咳咳···咳咳咳····”19日 , 诊间的咳嗽声不断 , 面罩的隔断下 , 略分不清是来自旁边排队的患者 , 还是后面的同事 。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护理已经有开始发热的同事 , 因为患者开始增多 , 人手不足 , 只能先挂水缓和一下 , 但手上的活没有停的机会 。
20日 , 好几位医生护士陆续“倒下” , 柯昌海、苏运安两位内科主力也在其中 , 高烧不退 , 只能暂作休息 。
当下 , 只能急诊科全体医生共同承担急诊内科的诊间工作 , 急诊外科由外科轮班值班 , 期间神经外科吴杰主任除了门诊 , 其他时间都安排在了急诊支援 。
“各位主任:在大疫当头 , 各科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员 , 一线医生排班困难 , 但急诊科面临更大压力和困难 , 需要各位主任和主诊参与到急诊的顶班 , 具体方案听从医务处和分管院长的安排 。 谢谢大家的支持!”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因感染严重已经住院的大家长周晓庆院长心系一线 , 在得知急诊人力紧缺后 , 在医院大群里号召各科举力支援急诊工作 。 副院长、普外科主任窦春青、院长助理、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志永率先报名支援夜间急诊 。
21日 , 急诊内科看诊医生由主任王燕慧和我两位坚守 , 但患者却比前几日多得多 。 尤其是到了晚上 , 急诊大门像是"缺了阀门的水管” , 患者源源不断 , 从诊间望去 , 分诊台、挂号处都是人 。
这个夜班注定是特别的 。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但 , 主任和我两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 我们没有时间喝水、去卫生间 。
“发烧多久了?···有其他不舒服的吗?···我来听一下肺音···” 。 发热、咳嗽、咳痰、胸闷 , 大多数人都是以这样的症状来就诊 。
从“急诊医生”变成“住院患者”——从12月16日奋战在苏州明基医院的这些天①
文章图片
主任王燕慧在我后面的诊位 , 声音听着却比患者的还要虚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