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300克银耳干燥剂占150克 一半的钱买了干燥剂

包装上注明净含量300克的银耳,拆开一看,干燥剂就有约150克;一袋重量为400克的巴旦木,脱氧剂占重100克;买了一斤装的腰果回家一称,脱氧剂有3两……
连日来,多位成都市民向华西3·15维权热线96111反映,他们购买的干货“缩水”严重,外包装上的标注重量和实际重量不相符,尤其是潜藏在食品包装袋里的干燥剂,成为了“增重”的“隐形杀手” 。
读者来电
12元买的银耳6元在为干燥剂埋单
春节期间,杏仁、开心果、花生、银耳等干货食品成了年货市场上的主角 。家住成都市郫县安靖镇的梅先生,就在当地一家食品批发市场买了两袋银耳 。
他回家打开包装袋后,却发现里面有很大一包干燥剂 。“银耳包装袋背面是不透明的,买的时候,从正面不大容易看得见里面的干燥剂 。”在梅先生的印象中,食品干燥剂都是很小一袋的,可是他把这个干燥剂放在手里掂了掂,感觉很沉 。于是,梅先生用自己家里的小秤称了一下,结果让他傻了眼——这袋标注净含量为300克的银耳,仅干燥剂就有约150克 。
“与我实际买到的银耳重量都差不多了,这意味着我花12元钱买的银耳,有6元是在为干燥剂埋单 。”气愤不已的梅先生向华西3·15维权采访人员表示 。
采访人员调查
银耳本身很干燥无需添加干燥剂
采访人员看到,银耳包装袋的正面写着净含量300克、生产日期2015年2月2日,背面有“一级银耳”的字样,生产厂家为福建一家食品有限公司 。采访人员按照包装袋上的厂家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一位工作人员称自己就是公司老板 。
“暂时还不能确定消费者投诉的产品就是我们公司所售 。”这位女老板说,一般冬天出售的银耳不加干燥剂,夏天则会视情况加几克重的干燥剂 。建议消费者将买到的产品寄回公司总部,她会安排工作人员重新寄一袋银耳给对方 。
然而,采访人员走访了成都几家大型超市发现,货架上的袋装或盒装银耳内都没有干燥剂 。询问了多名售货员,得到的回答也都是,银耳本身已经经过了干燥处理,没有必要再放干燥剂 。
一名从事干货生意多年的商贩也告诉采访人员,烘干之后的银耳,非常容易储存,基本不需要干燥剂来除潮,“一些放置大号干燥剂的袋装银耳,多半是厂家用此种方式来增加重量,再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眼球 。”
袋中暗藏脱氧剂 干货纷纷“缩水”
与梅先生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家住水碾河南三街的张阿姨 。“这袋广东佛山产的巴旦木,是侄女过年给我买的年货,我吃了一半,隐藏在食品里的脱氧剂才慢慢现身 。”张阿姨说,她平时也喜欢买杏仁、开心果等干货来吃,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像沙袋一样沉的脱氧剂 。她拿出自家的秤一称,标明重量400克的巴旦木,脱氧剂就占重100克 。
无独有偶,今年除夕,袁阿姨在华阳华新街一家干货店,买了三袋真空包装的腰果,每袋38元 。“过年期间,我们开了两袋来吃,品名贴纸恰好盖住了袋内的食品脱氧剂 。”让袁阿姨郁闷的是,写着重量500克的腰果,称重后脱氧剂就有150克,“相当于一斤装的腰果,实际重量只有7两 。”更让她不放心的是,“商家既然不诚信,包装袋里脱氧剂的安全性多半也有问题,家里没有开封的那一袋,我也不敢吃了 。
专家说法包装上未注明”净重“属误导干燥剂没有标准 有安全隐患
采访人员注意到,除了商品外包装上标注重量和实际重量不相符,三位市民反映的情况中,巴旦木和腰果的食品包装上都没有注明”净重“,而是用”重量“代替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认为,这是不符合标识、标签的相关规定的,属于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