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中药有讲究 正确的喝法能增加药效

【导读】大家都知道中药的疗效是非常的好的,而且中药还可以调理身体,但是中医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如果方法对的话,药效就能更快的发挥 。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正确的服用方法 。
服用中药的正确方法
顿服:
即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此服法多用于重症患者 。频服,即不分次数频频饮用,多用于咽喉、口腔疾病的患者 。呕吐较重的患者,也应少量频服 。

食用中药有讲究 正确的喝法能增加药效
睡前服:
用于补心安神的中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隔夜服,常用于驱虫药,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并排出体外 。兑服,煎好的药液兑入少量黄酒服用 。目的是增加药力,多用于治疗风湿病或跌打损伤 。
饭前服:
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物胃肠吸收好,攻下药、驱虫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则更加适宜 。饭后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 。空腹服,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药物的吸收 。
凉服与热服:
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如热在肠胃,患者想喝凉饮者,可凉服 。治疗寒证,如外感风寒的药,宜热服,而且热服后应再喝些热粥,盖被出汗,以便药效能得到显着发挥 。
中药温度有讲究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
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
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 。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
对于服中药,中医有句古语,叫做“阳病热服,阴病凉服” 。因此,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 。
【食用中药有讲究 正确的喝法能增加药效】
食用中药有讲究 正确的喝法能增加药效
煎煮器皿如何选择
砂锅、瓦罐:这几种陶制品性质稳定,熬制过程传热比较慢,受热均匀,不易熬糊,是熬药的首选器皿 。但是使用这些容器熬药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新的砂锅有沙眼,容易漏水,使用前可先往锅里放些大米或小米,放点水煮一煮,刷干净后再熬药就可以了;二是砂锅一定不要在没水的情况下干烧 。
搪瓷锅:搪瓷锅或耐热的玻璃器皿,可以作为熬药的次选 。不过选择时也要注意,要用没有彩釉的搪瓷锅,因为彩釉可能含铅,会污染药液 。如果搪瓷锅有掉瓷或裂纹也不要用了 。
不锈钢锅、铜锅:不锈钢或铜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比较容易清洗 。但是这两种锅传热比较迅速,稍不注意,局部就容易烧干,药材粘在锅壁上,易将药熬糊,所以用这种锅熬药过程中最好不时搅动一下以免熬糊 。
高压锅、电饭煲:现在厨房小家电十分普及,它们能不能用来熬药呢?答案是不能 。因为这些电器多是在高压或密闭的环境中“闷煮”,药材中的很多成分不能进入药液,而是大部分留在了药渣中,降低了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