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巧解竹塘“共富密码”( 二 )


云南澜沧:巧解竹塘“共富密码”
文章图片
竹塘乡老炭山村哈果妈旱稻种植 。 董琳摄
云南澜沧:巧解竹塘“共富密码”】“多种经营”让甜笋产业成为致富“新宠”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整合资源要素、建立产业基地 , 采取多种经营方式 , 密切农企合作 , 带动农户增收 。
在转让经营中 , 东主村党总支牵头领办合作社 , 以每年42万元租金把1000亩集体低产竹林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全权经营管理 , 建成甜龙竹生产示范基地 , 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 。 合作社组织涉及土地流转的60户农户到示范基地从事甜龙竹的日常管理和采收 , 企业每年支付15万元管理经费给合作社 , 合作社按劳分配到农户 , 并以每公斤1.5元支付采收劳务工资 。
在合作经营中 , 采用“政府+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方式 , 由政府投入703万元财政涉农资金作为项目发展资金 , 合作社把1000亩分散的撂荒地、宜林荒地和杂灌林地集中起来 , 实施甜龙竹示范推广项目 , 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服务、竹笋加工保鲜、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 , 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和技术规范 , 负责自有土地内的幼竹抚育、成竹管护、鲜笋采收 , 交由合作社以协议价统一销售 , 合作社提留农户销售鲜笋收入的20%作为集体发展资金 。
实践证明 , 科技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 , 而且为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注入强劲动力;帮扶资金的基金化运作 , 可发挥促农增收“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多样化经营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规避风险 , 还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 达到“1+1>2”的效果 。 (连维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