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国民体质总体上升 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作用明显——《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解读

日前 ,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以下简称《监测公报》) 。 《监测公报》显示国民体质总体呈上升趋势 , 城乡体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运动增强体质作用明显 , 体质较弱群体的体质水平提高幅度较大 。 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监测公报》 , 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研究员王梅 。
问:请介绍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的实施过程 , 本次监测有哪些特点?
答: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规律 , 国家体育总局自2000年开始 , 每五年一次 , 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四次国民体质监测 , 为国家科学制定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增强国民体质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 2020年 ,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 圆满完成了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 。 本次监测有以下特点:
第一 , 加大了监测对象的覆盖面 , 监测人群年龄由原69岁上延至79岁 , 这也是顺应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 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的重要实践 。 此外 , 本次监测首次新增了行业典型工种专项监测 , 兼顾了不同从业人员的体质和健康 , 完善丰富了国民体质数据库 , 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服务 。
第二 , 扩充了监测指标的维度 , 本次监测首次纳入心理健康相关测量 。 随着政府引导和重视程度的提高 , 以及公众意识的增强 , 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凸显 。 在各种切实可行的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中 , 运动是重要手段之一 。 这一调整为我们在全国大规模人群中探索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
【监测|国民体质总体上升 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作用明显——《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解读】第三 , 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数据录入和纸质数据上传方式 , 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 , 并依托互联网开展数据上传前逻辑筛查、自动测试定位以及数据实时上传的新模式 , 提升了数据采集效率 , 加强了数据的质量控制 , 最大限度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
问:我们注意到《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呈上升趋势 , 如何理解这一趋势 , 以及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与2014年监测相比 , 202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以下简称“合格率”)的人数比例提高了0.8个百分点 。 这是一个可喜的结果 , 也反映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群众体育所取得的成绩 。 体质趋势向好这一变化可以在不同人群和部分体质指标中均有所反映 。 例如 , 幼儿体质的变化 , 特别是幼儿的身体形态的增长是突出特点 , 成年女性的平衡、柔韧等指标的平均水平提高 , 乡村居民的体质水平增长趋势也较明显;就指标方面而言 , 比如近20年来各人群身高基本均呈增长趋势 , 其中 , 20-24岁组 , 男性的身高平均值2000年为169.7厘米、2020年为172.6厘米 , 女性身高均值则分别为2000年158.6厘米、2020年160.6厘米 , 将城乡分组统计 , 则乡村人群的增长幅度更大 。 这些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提升都是分不开的 。
问:本次《监测公报》首次提到了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效果明显 , 如何解读这一发现?有何指导意义?
答:本次监测对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效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证:
第一 , 运动对体质合格率的积极作用:参加锻炼人群的体质合格率比不参加锻炼人群的体质合格率高6.1个百分点 , 而且 , 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运动强度的增大 , 效果更明显 。 进一步分析不同人群的平衡、力量、耐力等指标 , 这种结果也是明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