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室“阳”了八成 “挺住”成了一线关键词

有科室“阳”了八成 “挺住”成了一线关键词
文章图片
急诊抢救室里 , 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翻身 。
有科室“阳”了八成 “挺住”成了一线关键词
文章图片
凌晨一点 , 发热病区医护人员仍在忙碌 。
有科室“阳”了八成 “挺住”成了一线关键词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忙而有序 。
“印象中 , 上一次高烧不退还是被爸爸妈妈宠着喝美林的时候 , 现在却只能一个人照顾自己……拖着仿佛被拖拉机压过的身体值大夜 , 浑身滚烫喘不上来气 , 但周围的兄弟姐妹全都是带症上班 , 我知道 , 没有什么是能打倒我们的……”12月20日21点45分 , 展翘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
这个1994年出生的职场新兵还在轮转中 , 在第一波新冠感染的大规模冲击下 , 她主动请缨回感染科支援发热门诊 。 咬着牙坚持的 , 不只是这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姑娘 。
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后 , 与新冠病毒的三年拉锯战来到了总攻时刻 。 骤增的门急诊量对上无可奈何的减员 , 一边是焦虑、痛苦的患者 , 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 , 在“黎明之前” , 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那道“防波堤” 。
第一波感染高峰 , 比预想来得更早、更猛
焦虑的患者等在抢救室门前 , 广播里喊着“×××的家属请到谈话室”;有患者家属拿着分级三级的挂号单 , 焦急地越过等待医生看结果的复诊队伍;坐在急诊的诊台前 , 医生边问诊边忍不住地咳嗽 , 但戴着面屏和N95口罩 , 一个班都喝不上一口水……
这是凌晨4点多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抢救室 , 也是第一波新冠感染大规模冲击的最前线之一 。 虽然已经有所准备 , 但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的第一波感染潮 , 比预想来得更猛 , 也更早 。
“说实话 , 整个急诊的正常工作节奏早已经被完全打乱 , 最大的困难是不断有医务人员倒下 , 而患者却不断地涌入 , 那种眼看着包围圈不断缩小 , 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的无力感 , 其实是很让人焦心的 。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陈旭锋说 。
在此之前 , 各个急诊单元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 这种紧密的连接在疫情冲击下岌岌可危 。 抢救室原本人手充足 , 两位主任各自领衔1个医疗组 , 每组还有8-10名年轻医师 , 眼下工作量比平时至少增加1/3 , 但团队减员却超过一半 , 总数只能维持在10人左右 , 在岗的也几乎都是“轻症阳性患者”;而更可怕的是夜班 , 人手减少 , 却要照料40多位急危重症患者 。 白班努力地疏散病人 , 夜班可能只需要两三个小时 , 就能让抢救室重新“人满为患” 。
有科室“阳”了八成 “挺住”成了一线关键词】与抢救室隔门相望的急诊黄区诊室也是“难兄难弟” , 连续不断地有二级(需10分钟内处理)、三级(需半小时内处理)的患者涌入 , 一个班6小时左右 , 最多的时候需要处理四五十个病情紧急的二三级患者 , 导致普通四级患者等待时间延长很多 。 眼看着十几平方米的内科诊间“人山人海” , 外科周锦春主动看起了内科病 , “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会看这么多感冒发烧的患者!”
“阳”多“阴”少 , 撑到极限也要咬牙坚持
江苏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位于1号楼的西侧 , 由感染病科实施属地化管理 , 此前承担着新冠疫情重要“哨点”作用 , 主要对发热患者、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进行收治和留观 , “以前每天看诊十几二十个 , 现在一下翻了十几二十倍 。 ”感染科朱传龙主任表示 。
在更早之前 , 发热门诊就在为这一场“硬仗”做准备 。 科室统筹、优化医护力量安排 , 在发热门诊二楼、三楼拓展出了90张床位 , 感染科ICU也清空了病房 , 11张床位全部收治新冠阳性危重症患者 。 这些床位瞬间满员 , 但医护却在不断减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