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连续奋战,方舱医疗队归来

病毒无情、方舱有爱;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
11月19号 , 星期六 , 中午12点 , 应急总医院接到北京市卫健委紧急通知 , 要求迅速抽组40名医护人员参加支援新国展方舱医院医疗队(后期增补4名队员) , 并于当晚18点赶往指定集合点 。
事关重大 , 任务紧急 , 应急总医院迅速启动工作响应机制 。 仅仅1个多小时 , 40名队员全部集结完毕 。 医院召开动员部署大会 , 院长张柳、党委副书记王月云等院领导为大家动员和鼓劲 , 院党委委派医务处副处长兼重症医学科主任郑山海同志为医疗队队长 。
经过22天的连续奋战 , 12月11日 , 医疗队圆满完成方舱救治任务后胜利凯旋 。 22天的风雨同舟 , 44名队员用诚挚的爱心、过硬的作风 , 生动诠释了应急总医院的责任与担当、速度与激情 , 受到舱友的广泛好评 , 得到各方面一致称赞 。
22天连续奋战,方舱医疗队归来
文章图片
方舱医院
闻令而动 , 逆行出征
以实际行动创造方舱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 , 时间就是生命 。
“我报名!”“我参加!”11月19日中午 , 通知一发出 , 虽然很多人在家休息 , 但广大医务人员纷纷主动请战 , 各科主任和护士长也全力配合 , 对科内的排班进行了调整 , 保证所有队员能够按要求出发 。
22天连续奋战,方舱医疗队归来
文章图片
现场指挥
按照统一部署 , 应急总医院与阜外医院、博爱医院三家医院共同组成E2方舱医疗队 , 承担E2方舱医疗服务工作 。 经过紧张的前期培训和共同推演 , 医疗队随即启动接收新冠患者 。 方舱内工作紧张有序 , 争分夺秒 , 开舱不到24小时 , 就完成了收治1300多名患者的任务 , 全舱基本满负荷运转 。 在这个过程中 , 应急总医院医疗分队迎难而上 , 大家克服身着大白带来的不便 , 不断优化流程 , 当天接收了600多名患者 , 为整个E2方舱即创造国展方舱的新速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22天连续奋战,方舱医疗队归来
文章图片
紧急收治
开舱第一天 , 入舱人数多 , 流程不清晰 , 信息混杂 , 多头指挥 , 为保证工作安全 , 需要医务人员双岗 , 因此所有人员的排班都要提前 , 并且延长工作时间 , 应急总医院的一个护理组在舱内持续工作8个多小时 , 拼到了感动自己 。 队长郑山海承担了开舱第一天的对外联络工作 , 他的私人电话成了对外联络电话 , 每一批转入人员都通过他进行协调 , 包括人员信息、转运时间、对接方式、交通定位 , 事无巨细 , 他非常耐心地给各个转运负责人员解释工作细则 , 人员交接方式 , 电话一直从上午十点多接到晚上十点多 , 几乎5分钟接一个电话 , 连朝阳转运专班的负责同志都对郑山海说:“你赶紧对外换一个电话 , 不然会累死你的 。 ”正是在这种有力协调和保障下 , 确保了1300多名患者的安全顺利入舱 。
22天连续奋战,方舱医疗队归来
文章图片
患者入舱
攻坚克难 , 勇挑重担
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形象
方舱与在医院工作完全不同 , 这里是一种全新的运转模式 , 病人量大 , 条件简陋 , 感染风险极高 , 病人的接收、问诊、解释工作会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 , 一个班次下来要说成千上万句话 , 还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 , 咽干舌燥、嗓子嘶哑只能忍着 , 再加上部分患者症状偏重、基础疾病多 , 队员们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 , 在开展救治工作的同时 , 还要耐心细致进行解释 , 尽最大努力化解疑惑 。
22天连续奋战,方舱医疗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