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精准防控,不必怕奥密克戎( 二 )


“中国自2020年以来 , 新冠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都是最低的 。 ”钟南山指出 , 这得益于我们预防为主做在“上游”的战略:社区预防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
“从去年3月中下旬 , 我们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疫情 。 ”钟南山说 , 到现在经过约20个月 , 从恢复经济到复工复学 , 在全世界中国做得都相当好 , 现在有些国家也在学习中国的策略 。
人们的生活如何能恢复常态?
钟南山认为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病死率要下降到约0.1% , 基本是流感的水平 , 但目前全世界还在1%以上;二是复制指数大约在1—1.5之间 。
为此 , 在防控措施上必须坚持三条:全民接种疫苗 , 建立群体免疫;社区群防群控常态化;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 。
钟南山透露:“今年在广州、南京发生的德尔塔病毒疫情 , 病死率都是零 , 这跟接种疫苗很有关系 。 现在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 要加强对老年人 , 特别是对70岁以上老人的接种 。 ”钟南山强调 , 一些老年人由于外出少 , 觉得不接种疫苗影响也不大 , 实际上应该努力做到应接尽接 。
顾东风:
老年人尤其需要提升疫苗接种率
调研结果显示 , 新冠病毒所有人群都易感 , 但老年人、慢病患者感染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 。
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 , 为什么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接种|精准防控,不必怕奥密克戎】顾东风表示 ,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 各项生理机能退化 , 抵抗传染病能力不如年轻人 , 同时患基础性的心脑血管或者其他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整体比年轻人高得多 , 发病和死亡风险高出很多 。 对于国内人群而言 , 老年人尤其需要提升疫苗接种率 。
据介绍 , 在武汉2019年12月到2020年的1—4月期间的新冠肺炎愈后案例中 , 60岁以上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 一些原本就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 , 在罹患新冠之后容易引发心血管的炎症以及全身性的炎症 。
“在患有基础疾病的同时 , 再加上对肺部感染的治疗 , 例如肺通气、给氧以及一些激素的治疗 , 这部分人群的死亡率更高 。 ”顾东风介绍 , 除新冠肺炎之外 , 老年人群也是禽流感和流感的易感人群 。
大样本数据显示 , 接种疫苗无论是对于年轻人 , 还是老年人的保护效率都非常高 。 “所以一些国家在疫苗相对紧张的情况下 , 会优先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免疫治疗 。 ”顾东风说 , 在伴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人群中 , 进行新冠肺炎以及流感相关的临床试验以后 , 会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死亡风险 。
董晨:
要重点保护对病毒更为敏感的人群
目前 , 不管是通过感染还是疫苗 , 都不能诱导出非常强的免疫反应 , 变异病毒还是能突破免疫屏障 。 更强的、可以阻断传播的疫苗还有希望被研发出来吗?
对此 , 董晨表示 , 这可能与不同人对病毒感染的不均一免疫反应有关 。 研究发现 , 一方面 , 在重症患者中还是有一定的体液免疫反应 , 但是细胞免疫 , 包括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抗原病毒特异性的应答 , 还有较大的缺陷 。 这就要求在设计疫苗和监测免疫屏障时 , 不仅要监测抗体的产生 , 同时也要监测T细胞的免疫应答 。
另一方面 , 在实际中 , 绝大多数感染人群是无症状或者轻症 , 也有一部分会变成重症 , 这就说明人群对于病毒的反应是不均一的 , 表明人体对病毒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程式化完成的 , 而是与每个人的体质、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年纪等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