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琳|大连一医院副院长殉职:连续14天奋战 最后一条朋友圈是“凯旋”

11月26日 , 3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 来到大连康复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和康复治疗后 , 他们将回归正常生活 。 然而就在27日凌晨 , 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沙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 生命的刻度永远定格在了47岁 。
连续14天坚守在抗疫一线 , 日夜奋战 , 全力协调筹集医疗设备、防疫物资及药品耗材等医疗救治物资 , 沙琳终因过度劳累 , 导致心源性猝死 。 他留下手机里每天近200条的通话和微信沟通记录 , 留下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工作要点和思路 , 留下院区内忙碌奔走的足迹 。

沙琳|大连一医院副院长殉职:连续14天奋战 最后一条朋友圈是“凯旋”
文章图片

3天筹集医疗设备及防疫物资200余种
11月3日 , 大连发生新冠肺炎疫情;11月15日 , 经国家专家组论证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被紧急征用 , 作为大连康复中心收治新冠康复期人员 。
被紧急征用前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处于筹建阶段 , 病房虽然达到入住条件 , 但相关医疗救治设备、防疫物资及医用耗材等都需要从零开始准备 , 作为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 , 沙琳身先士卒 , 在短短3天就紧急筹集医疗设备及防疫物资200余种 , 并带领分管部门同事迅速建立起物资管理流程、制度 。

沙琳|大连一医院副院长殉职:连续14天奋战 最后一条朋友圈是“凯旋”
文章图片

“我记得非常清楚 , 11月13日 , 那是个周六的中午 , 我们正吃饭时 , 他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 , 说因为新冠疫情 , 有可能要启用附属三院承担部分任务 , 需要他立刻开始准备 。 沙琳扔下饭碗 , 拿起外套就跑出去了 。 ”沙琳妻子郭然回忆说 。
“随后的日子他越来越忙 , 早上天蒙蒙亮就出发 , 晚上我都不知道他几点回来 , 想等他 , 给他热点饭菜 , 但我常常都迷糊好几次了 , 醒来他还没回家 。 即便回到家也是电话、微信不断 。 对此我曾不大理解 , 问他这么工作不是要累坏的节奏吗?他说‘疫情当前 , 作为党员我必须冲在前面 , 而且我是普兰店人 , 我想为家乡多做点有意义的工作’ 。 ”郭然回忆道 。
郭然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医生 , 与沙琳是大学同学 , 毕业后就在大连工作 。 “我知道一个病房从无到有需要多少医疗设备、物资 , 疫情当前 , 临床需要的大小物件要马上配备安装 , 现订货都来不及 。 ”
翻看物资清单 , 一行一列 , 每一项名称、每一个数字都凝结着沙琳的心血 。 一个标准化病区 , 需要的标准化医疗设备及物资64种之多 , 大到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 , 小到输液贴、纱布、胶布、棉签 。 而要接收新冠康复人员 , 还要配备标准化防护物资 , 防护服、防护面屏、隔离鞋套、N95口罩等15种防疫物资 , 这些都是防护级别高的耗材 , 且需要持续补充 。
一天在病房楼里走了两万一千步
“沙琳绞尽脑汁 , 与不同部门协调 。 只言片语中 , 我能够感受到他担负的重压和焦心劳神 , 但他仍然全力以赴 , 一心想把所有工作都做到最好 。 ”郭然回忆道 。 每当解决了一些较大的问题 , 沙琳回家就能高兴地夸自己两句 , 否则就坐在角落里 , 眉头紧锁、冥思苦想 , 一会儿拿笔写写 , 一会儿拨个电话 。
11月17日 , 沙琳回来很晚 , “他疲惫中透着兴奋告诉我:‘今天终于配齐了一个病区的医疗物资 , 可以收患者啦!’那天晚上他高兴得不得了 , 还掏出手机给我看 , 一天就在病房楼里走了两万一千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