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救治日 | 冬季易遭心梗“偷袭”,专家支招让寒冬不寒“心”

健康成都官微
成都人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关注
心梗救治日 | 冬季易遭心梗“偷袭”,专家支招让寒冬不寒“心”
文章图片
嘉宾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奇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院前急救质控中心主任侯宇飞
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何川
11月初 , 在1994年版古装剧《三国演义》中出演关羽的著名演员陆树铭因心梗去世 , 享年66岁 。 微博上大量网友表达惋惜和怀念 , 也有部分网友关注起心梗防治问题 。
11月20日 , 是“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 其中“1120”有两层寓意 , 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 。
心梗 , 全称是急性心肌梗死 ,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 对人体有着较大破坏性 。 心梗具体给人带来哪些危险?如何应对?川观新闻邀请专家解答心梗的一系列问题 。
变化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冬季仍是心梗高发期
多名专家在工作中发现 , 心梗患者数量有增多趋势 。 “前些年 , 我们一年差不多收治50—60例 , 去年几乎翻了个倍 。 ”吴奇分析 , 心梗患者数量增加 , 一方面可能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饮食习惯改变等有关 。 另一方面 , 也因健康宣教率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提高等因素 , 使得心梗检出率有所提升 。
心梗患者的总体数量在变 , 年龄段和发作时间也在变 。
侯宇飞和何川都发现 , 过去心梗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为主 , 但近年不少年轻人也确诊心梗 。 “今年 , 我们还收治了一位25岁的心梗患者 。 ”何川说 , 多名专家分析 , 饮食习惯改变、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等 , 都是年轻人患上心梗的原因 。
何川还发现 , 以前凌晨是心梗高发时段 。 由于凌晨时人体血液循环较慢 , 易导致血栓堵塞血管 , 出现心梗 。 但由于现代人生活作息极不规律 , 使得现在患者全天候都可能发病 。
总体来说 , 冬季仍是心梗高发期 。 “冬季我们一个月的心梗急诊手术量 , 差不多比夏季月份多一倍 。 ”吴奇表示 , 到了冬季 , 人们会食用高热量食物来抵御寒冷 , 同时户外运动也减少 , 这会降低能量代谢 , 增加血液黏度 。 同时 , 冬季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 , 寒冷本身也会刺激血管收缩 , 诱发心肌梗死 。
吴奇提醒 , 长途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群体 , 由于兼具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注意力长期高度集中以及吸烟饮酒等多项高危因素 , 相对容易出现心梗 , 应当注意定期体检 , 重视身体健康 。
认知
心梗不一定“胸痛”
警惕背痛、牙痛等非典型症状
提到心梗 , 很容易就联想起胸痛 。 但心梗患者的“胸痛”和一般的“胸痛”还有不同 。 吴奇介绍 , 心梗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异常胸痛”——相较于胸痛更严重 , 持续时间更久 , 当疼痛时间在30分钟以上 , 且没有明显缓解时 , 就要高度怀疑心肌梗死 。 “心脏问题引发的不适与疼痛 , 也不一定发生在胸口 , 也可能在口腔以下、肚脐以上任何部位出现 。 有时也不仅是疼痛感 , 也有紧缩感、压榨感、憋闷感等 , 甚至濒死感 。 ”
侯宇飞提到 , 从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近年收治情况看 , 仅有一部分心梗患者是因突发异常胸痛的典型症状而就医 , 大部分患者还是由于“非典型症状”(如后背痛、胸闷、憋气、牙痛、乏力等)就医 。 “有的患者甚至无明显症状 , 在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曾患心肌梗死 , 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中较常见 。 ”吴奇补充道 , 心梗患者发病前数日 , 还可能会有乏力、胸闷、心悸、气促及心前区疼痛等前兆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