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文章图片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文章图片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 , 周东升笑得合不拢嘴 , 一早他的100多斤香榧卖出6000多元的好价格 。 卖完香榧 , 周东升没有急着回家 , 而是驱车来到自己承包的山林 , 望着成片绿油油的林地 , 百感交集……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文章图片
周东升今年53岁 , 大盘镇岭下村人 , 承包山林前 , 他种过药材、跑过运输 。 “以前天麻等药材值钱 , 几乎家家户户都种 。 ”他说 , 天麻行情好的时候能卖100多元一斤 。 当时 , 他一边种药材 , 一边帮村里跑运输 , 每年有四五万元收入 。 本世纪初 , 药材价格低迷 , 加上野猪侵扰 , 影响收成 , 村里不少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 。 由于到处跑运输 , 周东升消息相对灵通 , 他听说种植香榧效益高 , 就打算另辟出路 , 种植香榧 。
2002年底 , 周东升承包了村里360亩荒地 。 “这片荒地原先是种药材的 , 因为行情不好 , 承包人看回本无望就荒废了 。 ”当时的场景 , 他仍然历历在目 , 漫山杂草 , 道路坑洼 , 远看像个“秃头” , 近看遍地荒芜 。 周东升扛着锄头 , 爬十几里山路 , 去平整清理土地 , 饿了啃干粮 , 累了席地坐下歇会儿 。 那时 , 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 起早贪黑 , 一点不觉得累 。 看着丈夫义无反顾的身影 , 一开始并不支持的妻子渐渐被感动 , 协助周东升开荒 。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文章图片
万事开头难 。 创业之初 , 当一车车香榧、板栗苗木运到家门口时 , 夫妻俩虽然因整理土地多日 , 非常劳累 , 但根本顾不上休息 , 怕苗木不及时栽种导致枯死 , 更糟糕的是当时周东升还没钱雇小工 。 “真得感谢政府的支持 。 ”他这样感慨 。 得知周东升的难处后 , 镇干部马上帮助他贷出2万元钱 , 并请了林技干部到山上现场指导 。 那两个月 , 夫妻俩吃住都在山上简易的工棚里 , 每天同工人们一起除草、翻土、栽种 。 他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幼苗 , 用纱网做成一个个防护罩 , 防止野兔啃咬 , 每天上山查看幼苗生长情况 。
周东升十分重视科学种植 , 他不仅买了经济林种植方面的书籍自学 , 为少走弯路 , 还经常向同行取经 。 听说东阳虎鹿镇是香榧生产大镇 , 他特意前往考察 , 学习种植模式、管理方法 。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文章图片
香榧种植好似马拉松长跑 , 前期投入大 , 日常养护、打理工作繁重 , 而且回报周期漫长 。 刚开始几年 , 每年十几万元的投入 , 让周东升倍感压力 , 为了在这个时段让山地早产出、多产出 , 夫妻俩一直思考摸索 。 套种药材、高山蔬菜等方式 ,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 , 但对于巨额的投入来说 , 依旧杯水车薪 。 看着每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带回不错收入 , 反观开发荒山源源不断的投资却看不到效益 , 妻子没少和周东升争吵 , 他内心也挣扎过、动摇过 , “既然投入了这么多 , 就这样放弃太不甘心了 。 ”凭着这样的信念 , 他咬牙坚持着 。 为了补贴家用 , 刀子嘴豆腐心的妻子选择到工厂打工 , 用赚来的钱支持丈夫创业 。
捧着一颗颗饱满、散发着清香的香榧|荒山换绿装 青山变金山 周东升扎根荒山浇灌“共富果”
文章图片
守得云开见月明 。 2013年 , 周东升种下的小树苗终于长成挺拔大树并开始产出 , 当年就收益近2万元 。 曾经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 1500余棵香榧、近5万株茶树 , 从2016年产出几千斤香榧 , 到如今的1万多斤 , 预计收入近20万元 , 周东升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 青山也变成了金山 。 今年71岁的周根富是第一批跟着周东升种植香榧的农民 , “他那会年轻 , 脑子有想法 , 我们就跟着干了 。 ”周根富夫妇也经历过同周东升一样的挣扎和怀疑 , 最终坚持了下来 , 如今他靠着10亩自留地里的香榧 , 每年有5万余元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