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河南习俗河南人在过年时都要吃饺子,有的地区把饺子叫做扁食.在焦作某些地区,祭灶要用麻糖.而有的地区祭灶有专门的祭灶火烧.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下午上坟祭祖.晚上放一挂鞭,回家吃年夜饭!大多地方是这样的
我们这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相反的,我们这叫灶糖,就是大年三十祭灶用的必备品
有专门的祭灶火烧.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我这是上午贴春联,上午祖坟上香
文章插图
常宁人过年的习俗是什么?阴历七月初十,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桌椅板凳甚至大小门板都要搬出来水洗布抹晾晒,院子禾坪清除杂草,整平扫净 。在这天的下午,每个湾每户人家都显得比其它时候清洁整齐,面貌一新 。这天晚上,各家先人将“回来暂住数天” 。
初十傍晚,湾畔主干道边上,摆了一溜篮子,篮子里是水果和米做的饺粑 。各家家长再摆上糯米酒酒壶,装香化纸,奠上米酒,默念恭请先人回家 。小孩子大多跟在后面看热闹,稍大些的抢着放鞭炮,数个年高望重的长者,拿了香、纸将先人请入湾里的正堂屋 。之后大家在一起聊天,将之后几天怎么供先人的饭餐分配到各家 。那时的乡民还喜欢开个玩笑什么的,记得有次仪式过半,有人说是听到重重的嗯哼声,好象是哪年过逝的哪个婆婆,走不动路,正在着急呐 。
常宁的湾里大多聚族而居,一般在湾的中部有间大的正堂屋,是全湾人议事、祭祀的地方 。正堂屋大多是前后两进,中间有个天井,正上方供着先人牌位,之下并排两张高八仙桌 。之后五天,各家将轮流在这里祭奠先人 。
十一开始每天将供四餐饭,早饭,腰餐,中饭,晚餐,早中为正餐,10个菜,鸡肉鱼全要有,腰餐晚餐供面食,鸡蛋面条之类 。在正堂屋的上厅两张八仙餐各摆一桌,在进正堂屋的台阶上再摆一桌,这一桌是给客死他乡及早逝无后的先人摆的 。食物摆上,杯筷齐全,斟酒之后仍然是装香化纸鸣炮,默请先人用餐 。约半个钟之后再放鞭炮,化纸请离席 。酒食撤下挑回或用托盘托回家里,请来的亲友一起享用 。
湾有大小,聚居的族人有多寡之分,人多分出来的家庭就多,轮流祭祀共同的祖先们 。每餐饭可能几家同时供,放三张桌甚至更多张桌子,在五天里每家只供一餐或再加一个副餐 。小的湾或湾里的少数姓氏就麻烦些了,应该还是每天每餐都要上供,但是在饮食数量上要精减好多了 。
十一一直到十五晚上,在这五天里,所有人都是那么地舒心开怀,亲邻和睦,其乐融融 。
十五晚上这一餐会较早上供,因为当晚先人得走了 。还有说法是“年轻”的先人可能十二三就提前走了,去扬州看戏去了!
这天下午,各家家长将前些天买来的整齐大张的各铯采纸叠好,在小张纸条上毛笔字写上各位先人尊称,和打过孔的厚黄钱纸一起放在各铯纸内,这些是给先人的衣服布匹钱钞 。
【河南焦作春节的风俗】傍晚时分,各家把准备好的采纸搬到湾前路边,采纸下先垫一层晒干了的丝茅草,一件件半压叠着摆得工工整整,写好字的纸条露在外面 。家族里分出来的各小家族一般会靠拢将这些摆在一起,后面一排仍然是水果篮,勤快的家族还会有米饺粑,粽子等等相送,让先人带走的 。装香化纸放小挂鞭炮,再点燃丝茅草,将采纸烧化,再将各家大量的鞭炮聚在一起燃放,响声震天,把附近小村子的炮声远远地比下去 。有民谣记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吃了腊八(腊月初八)饭,就把年来办"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 。"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灶神,俗称"灶王爷" 。据《准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 。清末明初以来,北京市面传有所谓善书,其中有"灶王爷"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 。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 。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 。" 民间盛传:"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 。" 北京童谣传:"糖瓜祭灶,新年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 "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 徽州民谣 北京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 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 。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 。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 。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 。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太原还有一首《避债谣》也很有意思:“二十三,保证还;二十四,我发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见面,初一碰见拱拱手 。” 在河南,焦作以前流传着这样的节前民谣:“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打酒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贴门旗儿(春联);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 。” 在豫东则有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在春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一首儿歌所描绘的那样: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扭上街 。这首儿歌几乎将春节前后的活动,如腊八、糖果祭灶、守岁、拜年等一一概括,读起来琅琅上口,至今仍在“俗文化”的传播者口中传唱 。春节对小孩子是欢愉的,对于成年人亦是如此 。昔日流传的《北平俗曲》,则表现了成年人在春节中的“节目” 。俗曲云:“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庵观寺院,抖了抖衣裳,花盒子处处瞅,爆竹阵阵喧,惹的人大街小巷都游串,夜半归回转家园,弹唱又歌舞,掷骰子又摇摊,天呀儿哟!金神仙逛一趟白云观 。” 这首俗曲来自《百本张钞本牌子曲》牌子曲是由单弦伴唱的,是曲艺人的一种 。当然,这种牌子曲是艺人演唱,因此合辙压韵,需要一些演唱技巧 。春节民谣,是当年生活的写照,虽然它产生的时间十分久远,但今天回忆起来,仍然使人遐想,甚至难以忘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中某些风俗已不存在 。但是,那些流传至今的春节民谣谚语却将一些历史民俗保留了下来 。
- 河南春节的风俗 河南特色风俗春节
- 河南永城春节风俗作文450字
- 中国春节的特色食物有哪些 河南有哪些特色春节风俗
- 河南过年前的风俗顺口溜 河南春节风俗顺口溜
- 河南春节风俗的作文500 河南春节风俗的作文650
- 河南春节的风俗 河南春节风俗照片
- 河南春节风俗特色 河南春节风俗有哪些传统
- 河南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 河南春节的风俗 河南春节风俗400字
- 河南春节风俗特色 河南春节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