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处置一线的“拼命三郎”——吴家兵( 二 )


因为患有高血压 , 在吴家兵的行李箱里总是备着足够吃1个月的降压药 。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 , 使得他时常会感到头晕 , 但他总是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工作到半夜 , 大家都劝他晚上可以早点回去休息 , 他却说:“没关系 , 这么多年下来熬夜习惯了 , 回去早了还睡不着 。 ”其实 , 大家都知道 , 他是在思考着、谋划着第二天的重点工作 。 今年3月份 , 在地市处置疫情的现场 , 吴家兵度过了自己50岁的生日 。 大家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余 , 简简单单地给他过了个生日并请他许个愿 , 他爽朗地笑了笑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愿望 , 就是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 , 老百姓能快点恢复正常生活 , 我们也能早点回家 。 ”
转眼 , 战疫已经到了第三个年头 , 吴家兵的儿子今年高考 , 但严峻的疫情形势又使他不得不一次次踏上征程 , 只能将陪考的重任全部交给妻子 。 2022年高考结束 , 儿子坚定地在志愿书上填报了医学专业 。
0
2
冲锋在前——救灾防病显身手
面对疫情 , 吴家兵忙碌却从容 , 作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线上的老兵 , 他始终坚守“多干活 , 不吃亏”的座右铭 , 冲锋在前 。 1998年 , 霍乱疫情肆虐淮河两岸 , 他在领导和专家的带领下 , 白天冒着酷暑 , 走村串巷 , 去一个个病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要挨家挨户搜寻厕所里的新鲜稀便 , 一旦发现 , 便要俯下身去 , 忍受恶臭和蛆虫 , 小心翼翼地采集粪便标本 , 第一时间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 1999年 ,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发生O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疫情 , 吴家兵和同事们不仅要采集人的粪便标本 , 还要采集牛粪、猪粪、鸡粪、羊粪等动物粪便标本 。 有时 , 为了采集新鲜合格的牛粪标本 , 他们天不亮就要起床 , 赶到村里 , 跟在牛的后面 , 有时一等就是1个多小时 。 但是就是这种累和脏 , 使得病因得以查明、疫情得以控制 。
疫情处置一线的“拼命三郎”——吴家兵
文章图片
在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处置现场
2014年 ,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西非三国 , 感染人数达到万人 , 当地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也有数百名之多 。 当年9月 , 安徽省南部某三甲医院报告了一例来自西非的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 原省卫生计生委紧急派出了吴家兵带领团队赶赴现场 。 他第一个穿着防护服进入隔离严密的病房 , 安慰病人 , 镇定地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 事后 , 同行的年轻队员问他当时是否害怕 , 吴家兵坦言:“不怕是假的 , 但我们就是干这一行的 , 别人怕 , 我们不能怕 , 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全省处理重大疫情的‘特种部队’ , 作为一名奋战在疾控战线的党员排头兵 , 此时我们不上 , 谁上!”领导和同事称赞他带领的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疫情处置专业队伍 。
1998年 , 长江流域发生大规模的洪涝灾害 , 安徽省是灾情严重的省份之一 。 吴家兵在全力处置霍乱疫情外 , 还奉命参加了洪涝灾害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 不会游泳的他 , 克服畏惧心理 , 乘着小舟 , 带着消杀药品 , 到各个灾民安置点 , 发放救灾防病物资 , 进行疾病监测、环境消杀和疫情处置等工作 , 连续多日埋头苦干 , 被原卫生部评为“抗洪抢险、救灾防病先进个人” 。 2008年 ,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 作为安徽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的他 , 主动请缨赶赴四川抗震救灾 。 在四川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 , 他冒着余震的风险 , 走村串户 , 发放救灾防病物资 , 宣传防病知识 , 对重点场所开展消杀灭工作 , 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测 。 2016年 , 安徽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 吴家兵又临危受命 , 被任命为安徽省疾控中心应急作业中心主任 。 他夜以继日带领工作团队 , 冒着酷暑 , 多次前往灾区了解灾情、伤情和病情 , 分析疫情 , 协助领导抓紧制定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