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是什么农历过年期间禁忌
过年通常从初一到初五为止,初五之后就要隔开,表示这个年已经过了,开始要恢复正常生活了,传统习俗过年有一些禁忌,例如过年不要生气骂人、打小孩等等,以下是过年一般人常听到的禁忌 。
大年初一:
1.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
初一、初二忌洗衣: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
初一到初五:
1.白天不可午睡: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
2.忌倒污水、垃圾、扫地: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
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
4.忌向人讨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文章插图
春节的传统文化意义与新内涵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
文化资源 。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 。”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
放如是说 。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 。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 。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 。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
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 。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开始出现,到明清,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 。萧放认为,中秋节虽然晚出,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如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月亮天体崇拜 。《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在古人看来,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的看法,即辟邪说 。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 。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
【春节的节日风俗和文化内涵 春节的文化内涵和风俗活动】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 。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 。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高博的?
- 春节的日期和风俗习惯
- 苗家敬酒的风俗 春节的敬酒风俗
- 春节的故事和风俗习惯
-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的庆祝风俗
- 春节的家族风俗徐州
-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60字 春节的小风俗
-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春节的家乡风俗作文450字左右
- 六下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春节 春节的家乡的风俗作文用五感法
- 今年春节去哪里旅游好 春节过后旅游去哪里好
- 感恩老师的句子精选2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