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毒蘑菇,民间传说不可信( 二 )
真相: 提及鳞片、粘液、菌托和菌环等形态特征术语,是毒蘑菇谣言“与时俱进”的表现,谣言甚至因此具备了一点可靠性 。同时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 。也就是说,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 。但是,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外推到形态高度多样化的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红菇科)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另一方面,这条标准让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枪 。例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有菌环、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 )有菌托、香菇(Lentinus edodes )有毛和鳞片 。
真相: 这个说法的逻辑和对转基因作物“虫都不吃,人为什么能吃”的错误判断如出一辙 。人和昆虫(以及其他被称为“虫”的动物)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1996年,法国科学家Norman Mier等人报道了用黑腹果蝇在175种野生蘑菇中筛选潜在的生物农药来源的研究[4],结果表明其中大多数对果蝇致命的蘑菇对人是无毒的 。该研究中对果蝇毒性排名第二的是一种人类可食的蘑菇——红绒盖牛肝菌(Boletus chrysenteron ,牛肝菌科) 。同时,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Amanita pantherina )经常被蛞蝓取食 。“毁灭天使”中的致命白毒伞(A. exitialis)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3] 。
真相: 这是有关毒蘑菇的传说中最荒诞不经的部分,始作俑者的想象力令人敬佩 。烹调是食物进嘴前经历的最后一道工序,很多人因为没有看到那些纯属子虚乌有的“遇毒变色反应”而放下了心中疑虑,心甘情愿地将毒蘑菇吃进肚里 。2007年广州发生的一起误食致命白毒伞事件中,受害人就曾经用上述方法验毒 。
【辨别毒蘑菇,民间传说不可信】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古法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 。
至于毒蘑菇致大米、大蒜或灯芯草变色的说法则完全出自臆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这种凭空捏造的东西驳起来颇有“浑身都是空门,不知何从下手”的无力感,好在一个反例就足以说明问题:我曾经用致命白毒伞和大蒜同煮,结果汤色清亮,大蒜颗颗雪白,兼之鲜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当然,振过就算了 。
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说法危害更甚,人们可能对解毒效果抱有信心而吃下自己无法判断的蘑菇,从而增加了中毒风险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的毒素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 。以白毒伞为例,它的毒性成分是毒伞肽(Amatoxins),包括至少8种结构类似、骨架为8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 。毒伞肽的稳定性很强,煮沸、晒干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人体也不能将其降解 。其中毒性最强的α-毒伞肽口服半致死剂量(LD50)是每千克体重0.1毫克,意味着吃下一两朵白毒伞就足以夺去一个成年人的生命,而且一旦入口就没有任何解药 。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毒蘑菇完全无能为力 。
- 排毒|想长寿要会吃,三种蔬菜,常吃清理肠胃,排毒润肠,不妨一试
- 排毒|女性要排毒,推荐多吃4种食物,养护皮肤,祛皱美容,血管更通畅
- 进行|尿毒症多半是“吃”出来的?3种食物尽量少碰,肾或许“感谢”你
- 抗衰|人到中年,3种食物换着吃,排毒抗衰,降压降脂,增强体质
- 食物|女性不想满脸皱纹,可以多吃3种食物,排毒养颜,有益健康!
- 肾功能|与尿蛋白升高有关的5个信号是尿毒症的前兆,肾友要当心
- 接种|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797.48万剂次
- 国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3763.2万剂次
- 接种|北京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55.82万人
- 毒过砒霜| 毒过砒霜 这些肉吃了100%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