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春节特有的风俗 庐江县特有春节风俗

合肥过春节的习俗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 , 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 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 。现在 , 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 , 因在春节时张贴 , 故名 。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 , 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 。春联多用红纸书写 , 代表着吉祥、幸福 。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 ,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 , 从掌灯时分入席 , 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 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 , 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 。守岁的习俗 ,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 ,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
当午夜交正子时 , 新年钟声敲响之际 , 整个城市的上空 , 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一刻 , 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 , 以示旺气通天 , 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 , 孩子们放爆竹 , 欢乐地活蹦乱跳 。这时 , 屋内是通明的灯火 , 庭前是灿烂的火花 , 屋外是震天的响声 , 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 , 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 , 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 , 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 , 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 , 砧板声、爆竹声 , 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 , 此起彼伏 , 洋洋盈耳 , 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 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 合家团聚 , 围坐桌旁 , 共吃团圆饭 , 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 , 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 , 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 , 热气腾腾 , 温馨撩人 , 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 , 是象征"吉庆有余" , 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 , 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 , 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 , 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 这天 , 即使不会喝酒的 , 也要多少喝一点 。
一时间 , 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 , 等你到了这里 , 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台州春节特有的风俗 庐江县特有春节风俗

文章插图
安徽过年有哪些习俗■“过”年
年三十是重头
大年三十前
掸尘———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 , 把门窗家具擦刷得一尘不染 , 过了这样的大扫除 , 每户人家就都像又搬进了新居一样 。
置办年货———吃好喝好是过年间最重要的一件事 , 这些天要买足七天吃的菜肴 , 因为初一到初七 , 菜市上是没有什么卖的 。农村的家庭还要做好自家的豆腐、杀年猪以及蒸一些面食 。
大年三十
上午 , 家中的男人们张罗着悬挂灯笼、粘贴春联等 , 当然最重要的是祭祖 , 每家每户要扫净地面 , 倒尽垃圾和污水 , 烧香点烛 , 燃放鞭炮 , 摆设供品 , 磕头祭拜祖先 , 如果家里有老人在这年去世的 , 还要外出到坟墓上“烧纸钱”、送年夜饭 , 家里的春联也不能贴红色的 。
女人们则埋头在厨房里制作菜肴 , 烧好足够3天里吃的年饭 。因为按照习俗 , 过年前3天是不能下生米的 。上了年纪的老人则要反复地叮嘱儿孙们 , 过年期间 , 做事、说话都要小心为妙 , 不然 , 一年里都会不吉利的 。
下午2:00-4:00 , 说是年夜饭 , 但实际上多数家庭是在下午吃饭 , 主妇们摆出菜肴酒饭 , 请出老人长辈 , 入席就餐 。而桌子上一般要超过二十个菜 , 菜的数量是双数 , 菜里要有肉圆和鲢鱼(鱼是不能动筷子的) 。
我最喜欢的则是年夜饭前的放鞭炮 , 家里放鞭炮过年的气氛很浓 , 而年夜饭前放的必然是最大的鞭炮 , 我的舅舅每年都会预备下三万响的爆竹 , 然后拿晾衣的竹竿挂着点燃 , 而小孩们是这个时刻最兴奋的 , 因为除了鞭炮 , 在年夜饭期间 , 他们会得到已期待了一年的压岁钱 。
0:00 , 零点是属于烟花爆竹的时间 , 千家万户在同一时刻燃放起烟花爆竹形成壮观场面 , 天都被映红了一半 。
大年初一之后
大年初一 , 开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 便是在自家门口鸣放“开门炮” , 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 , 预示着新年里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开门炮”放过后就是拜年时间 , 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次序 , 一般是先到近房的叔伯和家族长辈家拜年 , 然后再到舅父、岳父、姑父、表叔和姨父家拜年 , 最后才是到朋友和邻居家拜年 。拜年时 , 每家每户都得准备好烟酒果点 , 以招待前来的客人 。不过对我们这样假期有限的人来说 , 拜年就不一一俱到了 。
■“往”年
初七“人日”观傩戏
我爷爷所在的刘街是池州傩戏最集中的地区 。傩戏一般在初七“人日”这天开演 , 地点在祠堂 。傩戏其实是用于祭祀土地或者祖宗的仪式戏剧 , 下午的时候 , 傩戏班子会从每家每户门口走过 , 而我们需要燃放鞭炮 , 接“菩萨” 。
比如《刘文龙赶考》这段戏 , 正式开演前是一段伞舞作为垫场 , 这是拜神的舞蹈 , 只见一个着戏袍的后生带着面具 , 不停地转动着一把朱红大伞 , 踩着旁边的锣鼓节奏或蹲或立 。
这次看戏我正好碰上了中国傩戏研究会的顾问 , 70多岁的王兆乾老师 , 他从1953年就开始关注池州的地方傩戏 , 每年都把初七搭在了这里 , 他告诉我 , 傩字源于甲骨文 , 是商周时期巫师驱鬼神的一种舞蹈 。而伞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 古书里都有记载 , 商周时认为天为盖、天如伞 , 舞伞其实就是舞天 , 希望天道都帮助人们带来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
伞舞后便是正戏登台 , 所有的人还是都着面具 , 或女或男 , 或少或翁 , 嘴里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唱词———我是听不懂 , 王老师解释说 , 这戏分十八节 , 现在演的是拜年一出 , 也是春节时最常演的 , 唱的是刘文龙功成名就后为家乡父老拜年祝寿 。
说句实话 , 再往下看 , 我也实在看不出戏里的妙处 , 但我被祠堂里的家乡父老们感染着 , 他们的脸上个个洋溢着过年的喜悦以及对来年的期待 。观傩戏这个习惯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 , 已成为过年的一个必备内容 。
■“老”年
“送灶爷”的仪式比以前淡了挂灯笼,贴门对,放鞭炮,吃钱串子(粉丝),鸡爪冻,办年货,过年三年不动利器,初一拜年,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门,吃元宵,给压岁钱,吃元宝(茶叶蛋).
三十下午门联要贴好 , 晚上一家人要一起吃饭 , 叫年饭 。吃饭前放鞭炮 , 晚上点亮红灯笼 。
年初一早上开门时放鞭炮 , 早上吃面条 。然后最重要的 , 给压岁钱 。呵呵, 吃完饭串门拜年~~~
年初四送年~~~(一般来说初四不算在年内了 , 合肥人一般都说3天年 , 就是1 , 2 , 3号)整个新年会持续到初15 , 就是元宵节 , 吃元宵不可少 。挂灯笼,贴门对,放鞭炮我们每年 都 做的 ~~吃饺子我也不知道年三十还没吃年饭之前还要"喝汤",一般是鸡汤下粉丝,然后下午或晚上才吃年饭,吃年饭动筷子之前先收长辈的红包;
另外年初一谁家都可以去就是外婆家不可以去;初一早上一定要到先人的 坟墓前放鞭炮拜年问好;
年初一早上起来孙子要给祖父母磕头,再收红包,呵呵,两遍哦~~
初一早上要放鞭炮,以后初二\初三吃午饭都要放二踢脚,初三送年;
初七不能访亲问友;
【台州春节特有的风俗 庐江县特有春节风俗】十五中午全家吃团圆饭,晚上玩狮子\拜祖先;不知道要放鞭炮,以后初二\初三吃午饭都要放二踢脚,初三送年;贴对联吃年夜饭大家都在过节的时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