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响是青岛盛客隆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 。 六七年前,出于对花饽饽的喜爱,他开始学习这门技艺 。 “从揉面开始,先把基本功练扎实,再就是练手法、技巧 。 面饧多久、蒸多久也是有讲究的,否则蒸出来的馒头不好看 。 可以说‘三分看七分练’‘三分做七分蒸’ 。 ”专心学习了一个多月,克服了揉面的枯燥和反复练习的辛苦,吴军响终于可以开始独立制作花饽饽 。 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现在也能根据大众的喜好、潮流趋势去创作一些更新潮的产品 。
胶东花饽饽已经有300多年历史,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多出现在结婚、生子、祝寿等各种庆典的餐桌上,造型寓意丰富,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它代表了齐鲁地方风情,舌尖上的乡愁 。 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技艺加上天然传统的口味,在“齐鲁粮油”品牌建设的助推下,山东大馒头、胶东花饽饽正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 。
胶东花饽饽能作为一门技艺得以长久传承,并引发天南海北山东人的共情,技巧花样为外,内在的独特味道才是根本 。 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部分区域处于北纬35度到北纬38度之间的“黄金优麦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山东粮食独有的品质 。
产业化、品牌化
给足走红底气
【山东大馒头“高光”时刻频现】做花饽饽早已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技能,就像吴军响说的,“那时候只是感兴趣,没想到现在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职业 。 ”在山东青岛、威海等地区,花饽饽已完成从科研生产到大型工厂再到博物馆的全产业链,并通过电商、直播等渠道宣传销售 。
今年年初,市级区域品牌“胶东花饽饽”的两位明星传承人还登上央视,向全国人民展示这一非遗技艺,为新春佳节营造了麦香十足的喜庆氛围 。
此外,在2019年和2020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了“齐鲁粮油”花样面点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面点高手同台竞技,精巧的制作技艺和栩栩如生的展品吸引了人们的驻足围观,胶东花饽饽在比赛中大放异彩 。 目前,第三届“齐鲁粮油”花样面点大赛也在筹备中,报名作品中各种与时俱进的花样主题,让大赛更具期待 。
花饽饽的名声日益响亮,产业日趋成熟,得益于“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持续打造 。 2018年,《关于推进山东粮油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1个公共品牌+N个地域特色产品+N个产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模式,科学规划,着力塑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形象,创建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地域特色粮油产品或品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粮油龙头企业 。 “胶东花饽饽”作为区域粮油品牌之一,近年来跟随着“齐鲁粮油“中国行的脚步走南闯北,提升了知名度的同时销路也不断扩大 。
2021年,借“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打造之势,山东花饽饽团体标准发布,除规定了山东花饽饽的术语等基本要求外,还将花饽饽划分为礼庆、主食、休闲等不同系列,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且对规范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以及食品安全,促进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
以威海为例,经过近年来的品牌打造、宣传和推广,“胶东花饽饽”已成功获得国家注册商标,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0余家,产品扩展到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花饽饽礼仪、观赏和食用价值越来越得到推广和加强 。 随着文登花饽饽产业园、花饽饽文创基地等项目的建设,以及花饽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花饽饽正成为胶东地区富民产业、乡村振兴和传统饮食文化传承的“金饽饽” 。
- “数智监控”赋能光雾山乡村旅游
- 靠山吃山,“吃出”新天地
- 山西新绛:贡菊飘香富农家
- 馒头|建议中老年人:早餐少吃馒头、稀饭,多吃4种早餐,营养又健康
- 小山村变身特色旅游村
- 山色清廖始入冬 正是进补好时节
- 丢掉米饭馒头,这3种主食换着吃,早上准时去厕所,让你悄悄变瘦
- “水稻上山,没那么简单”——来自昆明石林县田间地头的观察
-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冬眠”
- 黄湘詅无私传承【白云堂】山水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