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我国学者新发现揭示哺乳动物“吓一跳”的科学机制
新华社合肥11月7日电(采访人员徐海涛)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 , 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 , 俗称“吓一跳” 。 近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 , 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 , 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 。 此发现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 , 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 。
【哺乳动物|我国学者新发现揭示哺乳动物“吓一跳”的科学机制】惊跳反射存在于哺乳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 它的产生可以将机体多处肌肉收缩反应紧急调动起来 , 保护容易受伤的部位比如眼睛与后颈部 , 也为进一步的防御反应比如躲避、逃跑等做好准备 。 惊跳反射是一种重要的本能防御行为 , 但是控制惊跳反射的基本神经环路尚不清楚 。
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 , 当声音诱发惊跳反射时 , 位于哺乳动物脑干的脑桥尾侧网状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被大量激活 。 研究人员使用光遗传及化学遗传手段 , 发现特异性“激活神经元”可以诱发小鼠出现弹跳表现 , 颈部及后肢肌肉也能同步记录到肌电活动 , 这是典型的惊跳反射行为 。 而特异性“抑制神经元”则可以抑制小鼠产生惊跳反射 , 并且不会影响运动协调、步态、感知觉等其他行为 。
随后 , 课题组通过病毒示踪的方式 , 发现谷氨酸能神经元直接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 , 并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存在直接突触联系 。 他们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 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接受耳蜗核的输入后 , 直接投射到脊髓运动神经元 , 最终完成了对颈部及四肢肌肉的控制 。
日前 ,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该研究论文 。 (完)
- 背部|哑铃初学者的锻炼方法,学会5个动作,有效提升肌肉力量
- 人员|我国面临德尔塔奥密克戎双重挑战
- 我国|经常和患乙肝的人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传染?今天告诉你真相
- 证券时报网|我国已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
- 如何辨别哪些转基因食品
- 治疗|治疗糖尿病,巧用负离子介入
- 淄博1月16日讯 今天上午|国家级名中医、岐黄学者高思华教授一行莅临市妇幼保健院参观指导
- 识别|过敏成了“流行病”?如何识别宝宝是不是“敏宝”?
- 贺青华|我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人口覆盖率达89.63%
- 科普|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