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撂荒地 今朝飘稻香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420亩撂荒地迎来首个大丰收
昔日撂荒地今朝飘稻香
昔日撂荒地 今朝飘稻香
文章图片
村民正在抢收水稻 。 杨志隆摄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采访人员王煜)金秋时节 , 稻谷飘香 , 广袤田畴处处是一派收获景象 。 时下 , 在金普新区登沙河街道 , 阡陌纵横的田野里 , 满目金黄 , 420亩的撂荒地迎来复耕后的首个大丰收 , 当地的村民正抢收水稻 , 唱响丰收的凯歌 。
10月31日 , 采访人员在登沙河街道白家村的撂荒地上看到 , 金黄的稻谷颗粒饱满 ,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 , 秋风袭来 , 稻田泛起金色稻浪 , 农机师傅驾驶收割机穿梭其间 , 正开足马力作业 , 收割、脱谷、粉碎稻杆一气呵成 。 “现在机器作业真的是太方便了 , 以前1亩地收割需要大半天时间 , 现在不到10分钟就收割完了 。 ”村民王淑琴笑着说道 。 据了解 , 为做好复耕撂荒地秋粮抢收工作 , 白家村每天安排收割机作业 。 白家村党委书记朱广元告诉采访人员:“由于今年雨水多 , 土壤潮湿 , 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区域 , 我们采取人工收割为辅的方式 , 确保稻谷应收尽收 , 颗粒归仓 。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白家村共有百亩撂荒地 , 闲置时间均在1年以上 。 这些撂荒地涉及村民160余户 , 平均每户只有1至8分地不等 。 在朱广元看来 , 每户耕地面积小、经济价值不高、农户种植意愿不强是造成田地闲置荒废的主要原因 。 为了“唤醒”这部分撂荒地 , 白家村今年积极探索复耕复种模式 , 让村民把零散的土地集中到村集体 , 由村集体统一管理 , 连片开发 。 今年 , 村民毕长春就将家里4分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 。 “看到荒废的土地现在丰收了 , 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 ”毕长春告许采访人员 , 自己无需种植和收割 , 每年还能得到大米补贴 。
撂荒地复耕复种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 , 还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增收 。 据了解 , 白家村还鼓励农户加入水稻种植和收割队伍 , 让村民既有分红 , 又有劳务费 。 白家村村委委员杨志隆告诉采访人员 , 插秧、收割工作的劳务费为20元每小时 , 村民工作一天便可收入160元 。
昔日撂荒地 今朝飘稻香】白家村撂荒地复耕是登沙河街道在辖区多个村探索推广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的一个缩影 。 今年 , 登沙河街道共复耕撂荒地面积约420亩 , 预计产量将达到35万斤 , 按照目前规划 , 有望突破100万元产值 。 目前 , 撂荒地复耕的水稻已经进入收获期 , 抢收工作预计还将持续10天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