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 寒露有什么天气特点

今天分享一篇【寒露节气 寒露有什么天气特点】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寒露节气已经渐渐向我们走来,寒露节气是秋季之中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进入深秋的标志 。可是,我们在即将到来的寒露节气中,是不是应该对寒露节气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呢 。我们在寒露节气中,应该去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
寒露节气
每年的寒露,从10月8日或9日开始,到23日或24日结束 。送走美好的九月,迎来金秋十月,我们从处暑、白露、秋分一路走来,一直在赞美着秋天,到了寒露时节,我们仍旧不会吝惜美好的语言 。秋高气爽、日丽风清,星月交辉,依然是我国许多地区这一时期天气的主旋律 。此时,南方的人们在开始享受凉爽的秋风之时,北方的人们已在领略深秋的凄美了 。
【寒露节气 寒露有什么天气特点】寒露节气时,太阳的直射点已经离开了赤道,由南纬5°57′移至南纬11°32′,这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着减少,气温明显下降 。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华南都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 。这时,许多人开始用“寒冷”表达自己的感受 。
从字面上看,寒露的“寒”就是寒冷,“露”则表示了近地面层水汽凝结成露水的现象 。但从气象角度来看,寒露节气和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一样,所表示的热量变化意义比它的水分变化意义更为明显,应该说,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气温转变,季节转换的进程 。
寒露节气的早晨,我们都可以看到植物的叶子上晶莹的露珠,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露水已经是非常寒冷的了 。也许有身在南方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南方的早晨没有露水,这个原因很简单,二十四节气出自黄河流域,这个时候,江南以南的地区温度还偏高 。
从寒露到它后面的节气霜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却是一年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若是一场冷空气过后,日平均温度下降8℃、10℃很常见 。因此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
寒露天气特点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 。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 。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 。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 。
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 。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 。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
常年寒露期间,华南雨量亦日趋减少 。华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 。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着增加 。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 。
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 。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到了处暑时候,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 。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八忌:
寒露饮食养生八大忌
一忌无病乱补
我们有些人会认为吃一些补身体的东西就对身体一定有好处,但其实这句话是片面的 。我们在没有病的情况下,还是不要乱补为好,既浪费钱,又对身体没有好处,甚至对身体还会造成损害 。所以切忌无病乱补 。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用膳应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 。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 。偏热者,则手足心热,lZl干,口苦,口臭,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 。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
四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昧美可口 。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 。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
五忌以药代食
虽然药物作用快,但是,药补是不如食补的 。是药三分毒,药物虽然能够快速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但是它还是隐藏着一些轻微的毒素,虽然对人体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长期如此,其影响便会加剧 。而很多食物都是由治疗作用的,比如芹菜可以治疗高血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重食补才对 。
六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 。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崔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
七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台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一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
八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
寒露习俗:赏菊花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 。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 。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 。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
九九重阳节,人们有登高、佩茱萸及饮酒于高处的风俗 。这一风俗原是为了“避邪”,源于东汉,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说:当时有名费长房者,颇擅仙术,能知人间祸福 。一日,他对其徒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全家有难,但如能给每人做一红布袋,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去登高,并在山间饮菊花酒,即可幸免于难 。桓景照办,果真九日晚间,全家从山上回来后,见家中鸡、犬、牛、羊俱已暴死 。事后,费长房告知,此乃家畜代为受祸 。这种神奇故事经过传播,便形成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
茱萸是味药材,《本草纲目》讲其辛辣芳香,性温热,功能治寒驱毒 。晋代《风上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 。古人以阴阳论事物,偶数阴、奇数阳,九为最大的阳数 。九而重,阳盛极,阳亢则为灾,需要禳解 。茱萸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菊花得四时之气、金水之精,能息风除热 。重阳时节插茱萸饮菊花酒,可使身体免受初寒所至的风邪,由此可见此风俗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
旧时,北京人登高饮酒的风俗很盛 。南城可到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北城可到蓟门烟树,远一点可到西山八刹 。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 。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
如今,北京人登高习惯更盛,景山、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八大处还举办九登高节,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
寒露节气注意要点
天文专家表示,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 。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时的天气明显变的寒冷了,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 。
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 。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 。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
中医养生专家提醒说,寒露过后,天短夜长,要注意早睡晚起(阳光出来露水下去之后),不要熬夜 。晚秋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大家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风起也容易燥,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补,可以适当吃些豆制品,核桃,芝麻,藕,百合,蜂蜜,蔬菜水果,食用菌,谷物等,以养阴润燥 。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准备,以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锻炼可预防感冒等疾病 。
此外,寒露已是深秋,树叶将由绿转黄,秋风起,一些人的心情会变得忧郁,这时,就注意晒太阳,吃全麦面包、香蕉等,补充5-HIT(5-羟色胺),以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 。同时,与家人朋友多交流,保持快乐的心情 。
总结:寒露节气虽然距离我们还有些时日,但是我们应该做好足够的准备去迎接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是进入深秋的标志,天气会逐渐转冷,所以希望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寒露节气中能够做好保暖工作,同时也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