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南北通透这是个用烂了的词儿,成了开发商和中介、卖家忽悠买房人的套路 。甚至在我看来都和什么美观大方、营养丰富、性格随和一类的差不多了,反正谁也说不清楚,稀里糊涂的夸吧 。
但实际上呢,这个词是有很明确的标准的,从四个字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首先就是“南北”,毫无疑问是两边都必须有窗户 。然后是“通”,也就是通风,是必须直接面对能形成对流风的,拐弯抹角的不行,中间有墙有门的更不行,那就是“堵”而不是“通”了 。最后是“透”,这是采光,是必须采用透亮的大窗户,掏个锅盖大小的那是狗洞豁子机枪眼,观察敌情时有用,日常生活没多大意义 。
所以,必须满足了这几条才叫“南北通透”,也就是必须站在南边窗户下能直接面对北边窗户的才行 。否则就只能叫“南北向”,算不上通透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的南北房子都能做到通透 。
二、
之所以这个词被滥用,其实和北京的建筑史有关 。
在历史上,北京,甚至北方讲究的都是“坐北朝南”,而从来没有南北通透 。不信可以看看北京的紫禁城、王府和四合院,山西大院直到三北地区的农村院落,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只有前边有窗户,而极少有对面也开窗的 。即便是有也是很小的窗户,大多用于厨房、厕所和储藏室,目的是为了排出潮气油烟和味道,以及让物资保持通风干燥,方便保存食物和怕潮的东西 。至于人住的屋子,那必须只有一面开窗 。
之前我很不理解这种建筑形式,总觉得老北京人很傻,难道他们就不知道通风采光的好处吗?尤其是很多小破平房,阴暗潮湿的,开个后窗户不就能解决了吗?
后来大概想明白了,之所以不做通透的就是出于古人的生活经验总结,体现了生存智慧 。第一就是气候导致,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只有宜居的才是房子,才是家 。那北方的特点是什么?是春天多风沙、夏天干热少雨,秋天挺合适但时间短,冬天却漫长且寒冷 。
那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最宜居且节能的房子其实是西北的窑洞,冬暖夏凉还省煤省柴火 。通风采光差点儿就差点儿吧,生存第一 。北京和华北腹地以及没有山的地方也得模仿,那就盖成三面是墙一面开窗开门的,也类似于窑洞 。
其次是当时技术条件限制 。甭说古代了,就算是40年之前,北京的楼房还很多都是木质门窗呢 。那会儿哪有什么铝合金、塑钢跟断桥铝啊,就这条件您凑合着用吧 。那木头门窗的保温性能好吗?用不了几年就变形漏风,保温自然差 。
还有就是那会儿也没有玻璃,更别提真空的了,大多都是“高丽纸”,到了冬天顶多加上棉质的门帘子,窗帘子都很少用 。纸质的窗户就算再结实也动不动就破,否则古装电视剧都没法拍 。
那在动不动就漏风的情况下,弄出个通透会是什么效果?夏天风雨大作的时候满屋子进水,窗户都能给刮飞了 。其他天气季节则是暴土扬长,一开门开窗的什么东西都能刮进来 。到了冬天这种屋子都没法待人,有多少热气都能给开门一下子带跑了 。
还有一点就是隐私和防盗 。看看现在的北京胡同,很多后窗户都是对着外边的,这在治安不好的年代很不安全 。就算不偷东西,老有趴窗户根儿的也受不了啊 。
【什么叫南北通透 云母是什么东西】
所以,老北京乃至北方的房子都没有后窗户,这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 。直到80年代了,北京的平房才兴起开后窗户的热潮 。那是因为大家用得起玻璃也买得起煤了,各种堵窗户缝儿的材料和铝合金什么更是出现了,大家这才能享受起通风和采光 。
三、
讲两个常识吧,一是看影视的时候,经常见到古代夜行人舔一下手指然后捅窗户纸 。不对,正确的姿势是直接舔纸,湿透了才能捅,用手指去抹的话很难把纸弄湿,跟没沾水差不多 。
要知道在古代,最穷的人家没窗户或用木板草帘子做窗户,普通人家用比较厚的“麻纸”糊窗户,这都捅不破 。然后富贵人家用绢、纱等丝织品,甚至是云母、鱼胶等东西当窗户,这也捅不破 。能捅破的就是高丽纸或普通纸,而高丽纸很结实,普通草纸则是厚,在刷上桐油或抹上黄蜡之后都能防水,不容易给沾水捅破了 。
所以电影里演的都是胡说八道,这种夜行人刺客的早给抓了 。我小时候就试过捅窗户纸,挺费劲的,尤其再是双层纸,也就是窗户外头再糊一层的,要想弄破还挺费劲呢 。
其二,在北京80年代之前,玻璃根本不普及,更是很贵,甚至是90年代才真正普遍把纸窗户换掉的 。
1969年8月底,北京遭遇了一场特大雹灾,至少几十万的玻璃受损,主要是东房和南房的,有的家庭甚至没一块玻璃幸免 。而当时的玻璃非常贵,就是便宜也买不起,而且也没那么多的货 。
所以当时的老北京们都是互相帮助,尺寸一样的就先拆邻居朋友的,过些日子再买了给人家还上 。人缘儿不好的就忍着吧,如果再穷那就更忍着了 。我同学说他爸就人缘不好,又穷又硬,结果一直到他上小学了家里的玻璃才补齐 。
所以,别把过去的生活想象的太美好,真要是穿越回去了你受不了的 。
四、
还说南北通透 。建国后北京盖了很多的苏式建筑,也就是小板楼 。大多数都做不到通透,顶多是南北,只有级别高的领导和专家才能住上宜居的,普通全是小窄条没厅的房子,甚至是筒子楼 。
而且那会儿平房区的老北京们根本想象不出什么南北通透,还觉得别扭呢 。我印象中至少都70年代末了,有个亲戚分了一套南北的小两居,其他亲戚去看房回来就不理解 。南边有窗户正常,怎么北边也有啊,那冬天得多冷啊?
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没用过的东西,是根本想象不出优劣的 。就跟现在很多人吐槽大房子似的:那么大面积怎么扫地墩地啊,没人气,到了冬天能暖和吗,肯定不宜居 。
这没办法,人类是逐渐进步的,20年前没多少人羡慕住楼房,40年前甚至很多人甚至理解不了脑袋顶上还有人拉屎 。但只要是真的接触和享受过了,那就很难再退回去了 。
那会儿我也不理解南北通透的好处,当然主要是兜里的钱不允许我理解,所以第一套小房子就是朝南的,第二套算南北但不通透,有了孩子之后才真正买的大房子,也才知道了南北通透真的太宜居了 。
五、
一直到2003年之前,北京人对南北通透没什么感觉,这个词都很少用 。因为那会儿主要流行的都是塔楼,而板楼以六层没电梯的为主,不算高档小区,也就谈不上潮流 。
现在人们首选板楼,觉得能做到南北通透 。但塔楼的优势其实也不少,劣势也就是通风差点儿而已 。其他的优点比如外立面变化多,更容易做出特色 。节省占地面积,能规划出更漂亮的社区环境 。楼栋间距好布置,小区的整体通风好 。小户型相对容易设计,实用性也有可能更高 。总之就是和板楼各有所长,看追求什么了 。真要是大户型的塔楼,也有可能做出南北通透,甚至更宜居 。
2003年是因为出现了非典罩情,最早最严重的传播事件发生在香港,淘大花园 。感染数字我忘了,反正很惊人 。然后专家们就分析了,主要是因为塔楼的通风不好,导致病毒沿核心筒上下乱窜,哪一户都不好幸免 。
消息传到大陆自然就都引起警觉了,尤其是北京,罩情最严重的地方 。那各个塔楼小区就都躺着中枪了呗,根本就卖不出去了 。于是有的开发商就只能临时修改规划,塔楼改板楼 。
比如前几天有人问我高碑店的白领家园,说小区的设计怎么有点儿怪似的?为什么怪啊,因为最早规划的是塔楼,挺好看的,但就是因为罩情,所以临时改成了板楼,那这在同等容积率的情况下就不好安排了 。开发商是舍不得降低面积太多的,那就只能是缩小社区面积,没办法的事情 。
所以是从2003年之后,南北通透才真正在北京流行 。但也争论了好久,到底板楼能有多大的优势?这玩意儿没法说,板楼的劣势其实也不少,但既然是市场流行,那开发商就只能跟着流行走,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
六、
总之,南北通透的标准的很明确的,我这里只是强调一下,别买房的时候让人给忽悠了 。
最后说个很少见怪事儿,我也只是遇到过几次而已 。都是在塔楼里,单朝向的暗卫户型,也不知为什么会出现旋风 。这个风是从没关严的窗户缝进来的,最终在卫生间里造成损坏,严重的能把吊顶整个掀掉 。我遇到过三四次吧,问过不少人了,都讲不明白为什么?有懂行的给我讲讲 。
仅供参考 。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
- 杨坤的纹身
- 为什么dnf频道进不去
- 北京青年主题曲叫什么
- 淄川留仙谷风景区 淄博留仙谷景区什么时候恢复开放2022
- 嘉羿应援口号是什么
- 四川冬天在水库钓鱼用什么饵料
- 为什么不能喝空腹牛奶呢
- 华夏航空通程航班是什么意思
- 王者荣耀小乔排位玩法攻略是什么
- 幼小乌龟吃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