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乡村新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喜开“致富花”

本文转自:青海新闻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乡村新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喜开“致富花”
文章图片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航拍图 。 摄影:王艳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乡村新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喜开“致富花”】幢幢土族风格的民居整齐排列 , 风情画廊人文气息浓郁 , 挺拔葱郁的核桃树上硕果满枝 , 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 , 旅游景区和诗画乡村相映成趣 , 周末或节假日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 享受闲适恬静时光 。 然而 , 在2015年之前 , 喇家村却是另一番风貌:基础设施落后、仅有的一条不足4米宽的泥巴路 , 出行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 村民居住分散 , 产业发展薄弱 , 劳动力大量外出 , 留守老人过着“种田、守家、带孙娃”的日子 。 随着喇家遗址被发现 , 生活在公园核心区的村民纷纷为遗址公园建设“让路” 。 于是 , 一个全新的传统土族村落应“运”而生 。 2020年5月 ,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门迎客 。 喇家村“两委”紧扣农旅融合做文章 , 召集村里的党员群众和致富能手共同出谋划策 , 把遗址公园、土族特色风情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 深挖“喇家遗址”文化内涵 , 致力于将喇家民俗村打造成既能满足游客乡村文旅消费新需求 , 又能让游客住得安心、吃得舒心 。 今年54岁的喇胜利是村里最大的农家乐“五彩喇家寨”经营者 , 说起如今的生活时颇多感慨:“我是一名党员 , 以前当过兵 , 退伍后在全国各地跑运输 。 喇家遗址开园后 , 乡亲们搬进了宽敞整洁的民俗村 , 刚好村‘两委’召集党员给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 与其嘴上说 , 不如带头干 。 ”在喇胜利示范下 , 红色元素打底、特色资源搭台 , 一个个充满浓郁土族风情的小院落 , 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 。 与“五彩喇家寨”相距不足百米的另一座土族民居 , 是喇金柱打造的乡村民宿“喇氏驿站” 。 “依托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村里开了好几家农家乐 , 吃的问题解决了 , 我一琢磨 , 开始着手将家里空置的房间布置成特色民宿 , 外部保留原汁原味土族农舍建筑风格 , 内部精致装修、兼顾舒适与自然 , 走精品高档路线 , 旺季时一屋难求 , 每年至少能收入12万元 。 ”喇金柱兴高采烈地说 , “住我这里 , 观田野风光、品农家饭菜、享乡村生活可以一站式搞定 。 ”将农旅产业做大做强 , 土生土长的喇家村党支部书记喇相德感触很深:“为了让民俗村的乡亲们共同发展 , 党员示范领办、村‘两委’入户动员、镇党委牵线协调项目资金 , 如今喇家村农旅融合产业已创出名气 。 ”对于喇家村下一步发展 , 驻村第一书记冉前方信心满满:“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村里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 。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 又有项目资金支持 。 现在正投资740余万元建设冷水养殖基地、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游客接待中心 , 并以土族纳顿、道拉、刺绣为依托 , 推动形成‘吃住玩一体’发展模式 , 把喇家民俗村打造成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 ”在探索“旅游+”发展模式过程中 , 喇家村村委会主任喇先锋目标明确:“我们以厘清资产、明确权属为突破口 , 盘活喇家村冷水养殖基地等集体资产 , 把培育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 ”“以前的喇家村只是一个普通的土族聚居村落 , 乡亲们住得分散 , 也没啥支柱产业 , 守着这么大的喇家遗址 , 却留不住人 , 等于手捧金饭碗没饭吃 。 现在好了 , 村子保留了古村古韵 , 又配套了现代化设施设备 , 游客越来越多 , 日子当然越过越好哩!”75岁的老党员李长命掰着指头细数村寨新变化 。 官亭镇党委书记党仁俊说:“喇家民俗村是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之一 ,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 , 总投资2589万元 , 现有133户农户搬进了新居 , 其中33户开起了农家乐 。 后续将把更多目光放在土族特色文化风俗挖掘上 , 推动农旅融合向文旅融合延伸 , 让喇家遗址千年文明书写出文化振兴新篇 。 ”跨越千年历史长河款款走来的喇家文明 , 诉说着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民族的传统 , 承载着浓厚的乡音、乡土和乡情的同时 , 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田园诗意、现代气息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正成为人们放逐心灵、品味文化的寓所 。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