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放化疗间歇期该如何运动

肾损伤|放化疗间歇期该如何运动

文章图片


首发于微信号:宜善互联网医院 健医园
微信ID:jianyiyuan001
对于正常人 , 运动可以预防癌症 。 如1985年哈佛大学公共健康研究证实 , 有运动员经历的人群患呼吸系统癌症的概率是非运动员人群的一半 , 而患生殖系统癌症的概率则更低 。 2005年美国哈佛医学院专家对超过4000名女性进行研究 , 结果显示运动使呼吸系统癌症的风险降低了20%~40% 。 经过各种方法治疗后癌肿已消失的患者 , 经常运动能降低癌症复发率 , 缩短康复时间 。
癌症患者多数要进行化疗、放疗、微创、靶向药物等治疗 , 易产生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疼痛等不适 , 运动能减轻这些不良反应 。 如2005年美国的研究表明 , 运动能缓解疲劳 , 减轻抗癌治疗不良反应 。

(1)适量
发明“增氧健身法”的法国健美专家肯库伯说 , 运动一旦超过极限 , 人体免疫系统将受到损害 , 并丧失抵抗疾病的能力 。
“适量”是首要原则 , 但多大运动量比较合适?运动量=运动强度x运动时间 。 运动强度可用“代谢当量(MET)”来表示 , 运动越剧烈 , 代谢当量的数值就越大 。
防治癌症 , 必须要有一定运动量才有效 。 运动量大小根据癌症部位而定 。 当癌症位于皮肤、肌肉等浅表部位时 , 较小运动量就能起效 。 如2005年有专家研究认为 , 乳腺癌患者每周至少9MET运动量 。 癌症往内脏深处发展 , 就需要更大运动量才能激活组织层 。 如 1998年哈佛大学学者研究显示当前列腺癌发展到腹股沟深处时 , 每周需要30MET运动量;2007 年另有专家研究认为 , 结肠癌患者每周要进行2次18MET运动量 。 每次运动不宜剧烈 。
(2)因人而异
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 , 有的人体质比较弱 , 那就选择低强度运动;有的人体质比较强 , 那就选择高强度运动 。 不论是何种强度的运动 , 都要保证有适宜的运动量 。 若运动强度较小 , 那运动时间就相应延长 , 反之时间就可缩短 。 如果患者大部分时间卧床 , 可做推拿按摩、关节锻炼等床上运动 。 只要留心 , 运动抗癌随时随处都可实施 。 患者要根据性别、年龄、疾病、治疗、体质等具体情况来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 制定个体化方案 , 不要盲目跟从别人 。
需要注意 ,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 不适宜做弹跳运动 。 腋下淋巴结清扫手术后 , 不适宜剧烈的上肢运动 。 癌症骨转移时 , 不适宜跑步 。 化疗或放疗后2小时内应避免锻炼 , 否则会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 。 当患者有头晕、疼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抽筋、气喘等不适时 , 需要与医生沟通 ,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 。
(3)循序渐进
长期不运动 , 细胞所处的环境就会变得拥挤不堪 , 养分难以传递进去 , 废物堆积难以排出 。 运动能改变细胞环境 , 为细胞带来更多氧气 , 清理和疏通阻塞的废物 , 是一个“排毒”过程 , 如锻炼不经常使用的肌肉时会有疼痛感觉 , 这是乳酸被排出造成的 。
如果起初过量运动 , 积累的废物突然被排出 , 会引起全身不舒服 , 尽管坚持规律锻炼一段时间后 , 这种不适感觉会消失 , 但它会延缓运动的抗癌作用 。 此外 , 初始运动量过大还会扰乱细胞抗氧化系统 , 加大受伤风险 。 因此 , 运动抗癌需要循序渐进 , 不能盲目加大运动量 。

(4)动态调整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 , 要接受多种治疗 。 所处的时期不同 , 运动方案也不同 。 如放疗住院期间 , 可在医院里散步、练太极、踢毽子 , 在病床上做按摩;放疗结束出院后 , 根据具体情况 , 可制定晨跑、跳舞、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 总之 , 在治癌过程中 , 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体质、不同环境 , 灵活调整运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