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兴:急诊救治是一场限时“接力赛”( 二 )


创建多发伤MDT救治模式
田兆兴曾赴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港景医疗中心公派留学一年 。 在那里 , 他看到了中国创伤救治模式与西方的差距 。
在西雅图 , 医院在接到多发伤患者的急诊电话后 , 所有相关科室 , 包括超声科、放射科等辅助检查科室的医生都齐聚在急诊科 , 做好所有诊疗准备 。 只要患者入院 , 就立即实施抢救 。
“他们是多个大夫等一个患者 , 大家集思广益 , 综合评估、综合治疗 , 患者最大化获益 。 而我们的患者来到医院后需要先分诊 , 经过急诊护士、急诊医生、科室医生等一系列流程 , 救治时间就有点滞后了 。 而且美国的急诊不分内外妇儿 , 这让急诊医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更加综合 , 对于抢救非常有利 。 ”田兆兴说 。
在“西雅图救治模式”的启发下 , 田兆兴提出创建多发伤MDT救治模式 。 一方面 , 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沟通 , 打破过去“不相往来”的困局 , 杜绝科室互相推诿导致延误患者抢救的情况出现 。 另一方面 , 推动急诊科医生向全科医生成长 , 提升其急救技能 。
“创伤科看局部 , 急诊科看全部 。 患者是否存在骨盆内骨折、气胸、膀胱破裂、肠道破裂等症状 , 这都需要我们做判断 。 很多重症患者死于气道问题 , 现在急诊科大夫参与多发伤抢救后 , 一旦需要插管 , 我们立即就能操作 , 这弥补了创伤科大夫的短板 。 ”田兆兴说 。
目前 , 全国多发伤救治都处于起步阶段 , 田兆兴带领团队也正在探索 。 作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创伤急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他组织专委会开展了多发伤救治培训 , 以推动各地医院的救治水平均衡发展 。 未来 , 田兆兴还希望能以医联体的形式和基层医院有更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我们有责任为全国创伤急救水平的提升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 期待早日看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迷人景色 。 ”田兆兴说 。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田兆兴是有急诊情怀的 。 从一开始进入医学院校 , 急诊科医生就是他的首选 , 而非命运的“调剂” 。 他的伯父曾是一名赤脚医生 , 跟随伯父问诊的童年经历让他看到了老百姓看病的不容易 , 从医的种子自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 “人身上哪儿都可能生病 , 想切实为病人解决问题 , 知识面越综合越好 。 ”在这种考量下 , 田兆兴以第一名的专业成绩毅然报考了急诊医学研究生 。
急诊累、风险高 , 这些田兆兴早就有心理准备 。 真正体验以后 , 他还是认为“没有超出我的心理准备”“没觉得不能承受” 。 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 , 他一直坚定且乐此不疲地做一名急诊科大夫 。
如今的他尽管已走上管理岗位 , 担任急诊科主任 , 仍然整日奔波于积水潭医院的三个院区 。 就算没有排班 , 熬大夜对他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
在新街口院区 , 他曾连续住了一个星期 , 保证急诊工作有序开展;龙泽院区开业初期正值寒冬 , 科室设置不全、团队尚未磨合 , 他就忍着寒冷 , 在暖气不足的办公室里住了十天十夜 , 被同事调侃“天天入‘冻’房” 。
“身在管理岗 , 不是为了享乐 , 而要以身作则 , 给科室里的同事树立一个榜样 。 ”田兆兴表示 , 自他任职主任后 , 科室查房由每月一次改为每周一次 , 所有医生都要针对经典案例发表观点 , 针对重点病人讨论治疗方案 。 “老百姓是因为信任你才来这儿看病 , 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 ”
对于科室里的医生护士 , 他不吝啬表扬 , 也直言不讳地批评 。 “涉及共性问题 , 我一般会公开批评 , 不是为了让个人难堪 , 而是希望大家吸取教训 , 共同成长 。 ”田兆兴说 , 医生要干好这一行 , 首先要有医术 , 这是从医之基;其次要有仁心 , 这是从医之本;最后要有沟通的艺术 , 这是从医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