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斌:意拳站桩举要【收藏】

崔瑞斌:意拳站桩举要【收藏】
“要知拳真髓 , 首由站桩起” , 意拳锻炼 , 首重站桩 。 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 , 是意拳的主要训练手段 。 站桩有一条基本不变的原则 , 那就是“要死站桩 , 不要站死桩” 。 所谓死站桩 , 是因为站桩是体认的功夫 , 因而非老老实实去站不可 , 所谓不要站死桩 , 则是说站桩式简意繁 , 锻炼中没有意念活动不行 , 而且还须多动脑筋 , 潜心揣摩 。意拳的桩法不少 , 根据练习目的和训练阶段的不同 , 分为健身桩和技击桩 。
健身桩是因病设式 , 技击桩则是根据技击上意义的不同而改变了手法 。 所以是形式不同 , 各有分工 , 在锻炼顺序及目的上应有所侧重和考虑 , 但并无形式高低之分 。
因而 , 不管站什么桩 , 重要的是其内容而不是形式 。严格地讲 , 站什么桩 , 应该因人而异才是 。 但初学站桩 , 应先站健身桩为好 。 这是由养生与技击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 如果仅以养生为目的 , 站健身桩即可 , 但欲求技击效用 , 则须在健身桩的基础上 , 进一步运用意念活动 , 使全身及身体与外界建立争力 , 以求得“浑元力” 。
健身桩与技击桩只是在锻炼要求上有所不同 。 健身桩一般要求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即可 。技击桩则进一步要求精神“高度”集中 , 周身舒适放松且“得力” , 它对增强体质也有很大的作用 。 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 因而 , 应先站健身桩为宜 。
就多数人来说 , 初学站桩 , 可从站健身桩中的“托抱式”入手 。
下面 , 我们就托抱式来谈谈怎样站桩的问题 。首先 , 必须指出的是 , 站桩总是采用一定的姿势 , 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锻炼 , 因而它对身体各部位都有具体的要求 。
作为初学者 , 切不可面面俱到 , 倘若一味追求所谓的“正确”姿势 , 纠缠于外形 , 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
托抱式的动作要领是:
站的时候 , 先气静神怡 , 凝神定意 , 身体自然直立 , 足跟并齐 , 足尖外分约成六十度 。
而后双手下垂 , 再将全身挺一下 , 使全身尽可能放松 。
然后两足左右分开 , 呈平行状或微成外八字形 , 距离与肩同宽(初练时可稍宽) , 身体中正 , 重心落在两脚心上(即不落于脚掌 , 也不落于脚跟 , 适中为宜) 。
膝微屈 , 身体略向下 。
【崔瑞斌:意拳站桩举要【收藏】】双手提至肚脐前面 , 臂成半圆形 , 肘部外撑 , 腋下虚涵 , 若能容球 。
手心向上 , 斜向自己腹部 , 手指相对 。
两手距离大约两拳左右 , 手指分开而微屈 , 手心内吸 , 两眼向前正视 , 稍向上方 , 周身大小关节均有似曲非直之意 。
头、足、膝、胸、腹及其它部位 , 锻炼中应具体注意以下各点:
头部:头要正 , 微收颏 , 颈要直 , 面部表情有似笑非笑之意 。
足膝:两足放平 , 足趾有似扒非扒之意 , 足心涵虚 , 膝微屈而上提 , 不可用力 。
胸腹:背骨要自然竖直 , 肩平臀正 , 心窝微收 , 宽胸松腹 。
齿:牙齿要上下衔接 , 不可用力扣合 。
舌:舌尖微卷 , 似顶非顶 , 但不可接触上颚 。
口鼻:呼吸要匀称无声 , 口微张 , 稍露缝隙 , 不要闭气 , 也不要有意过长呼吸 。
目:两目向前正视 , 稍向上方 , 远望眼前景物 , 似有轻雾所遮 , 隐约可见 , 或两眼轻轻闭合 。
耳:凝神静息 , 好像极细微的声音皆约略可闻 。按上述动作要领站好后 , 就有了一个托抱式的基本姿势 , 至于身体的各部位合适与否 , 暂且勿论 。
就人体各部位而言 , 手最敏感 。
因此 , 初学站桩 , 应先从手上来体会站桩的感觉 。
可先设想:两手各握有一个纸球 , 纸球的大小与手型相吻合 , 要求是手握紧了 , 纸球要瘪 , 握松了 , 纸球又容易脱落 。
随后 , 我们可做简单的“拉丝”意念活动 。
设想:两手之间似有皮筋相互牵引着十个指尖 。 意念用两手去拉皮筋 , 皮筋似有被拉开的感觉 , 一想即止 , 有这么一点意思就行了 , 体会这时手上的感觉 。 待这种感觉消失后 , 意念用手再拉皮筋 , 再体会感觉 , 好像在来回“拉丝” 。
切记锻炼时是用意念拉皮筋 , 而不真用两手去拉 , 更不可用力 。
初练时 , 允许双手随意念活动而微动 , 锻炼既久 , 要求逐渐不露形或显形很小 , 以达到所谓意中的动 。有了上述站桩的真实感受之后 , 我们可以逐步通过加强局部的单项意念活动 , 来解决身体各部位出现的毛病 。
有的初学者 , 站桩一会儿后 , 手指可能并拢或张开程度不够 。
可设想:两手按动作要领张开后 , 意念五指的每个指缝之间 , 都夹有一个小棉球 , 要求是如果手指用力去夹 , 小棉球就瘪了 , 如果手指间张开过大 , 小棉球又要脱落 , 以手指间小棉球刚好夹住又不脱落为宜 。 这样继续去体会前面“拉丝”的意念活动 。 锻炼既久 , 就会形成自然分开、手指微屈、手心内吸而放松的正确手型 。
站桩中 , 随着时间的延长 , 有的初学者会有肘部自然下垂的现象 , 造成肘部外撑不够 , 肩架变形 。
出现这种问题 , 则可设想:自己的腋下各夹有一个纸球(如一只手臂出现这种问题 , 则只设想这只手臂腋下容球即可)大小与手臂撑开至合适位置相吻合 , 肘垂下来了 , 腋下的纸球就会瘪 , 过松 , 纸球又会脱落 。 这样锻炼一段时间 , 自然会“腋下虚涵 , 若能容球” 。
有的初学者还会有头不正或缩颈的毛病 , 这时可设想头顶心好像有细线上系 , 头真上顶则线会松弛而失去上系之张力 , 头真下坠则线会拉断 , 保持细线上系之张力又不使其拉断 , 即做到有似顶非顶、似坠非坠之意 。
若有低头或扬头的毛病 , 可在保持两眼向前正视 , 稍向上方的同时 , 设想颏下夹有一纸球 , 意念同样是纸球不可夹瘪了也不可使其脱落 。
通过以上的锻炼 , 站桩的外形姿势就比较标准了 。 有了这些基础 , 我们可以提高意念活动的要求 。
设想:在做“拉丝”的意念活动时 , 意念不是用手 , 而是靠身体的前后运动来拉动设想中的皮筋 。 设想身体刚往后靠 , 两手有向两边分拉皮筋的感觉 , 有这点意思即行了 , 一想即止 , 体会这时身上和手上的感觉 , 待这种感觉好像消失后 , 再想再体会 。 同样刚开始时 , 允许身体随意念活动而微动 , 以后渐渐不显形或露形很小 。
锻炼一段时间后 , 身体与手臂之间比较应合协调 , 这时 , 我们可以改变设想 , 做怀中“抱球”的意念活动 。
设想:怀中抱有一个纸球 , 大小与我们手臂所能抱住即可 。 要求也是抱紧了纸球会瘪 , 抱松了纸球又要脱落 。 意念用身体和手臂往前挤抱纸球 , 不可将球挤瘪了 , 有这么一点意思就行了 , 一想即止 , 体会这时手臂及身体的感觉 , 待这种感觉好像消失后 , 再继续意念挤抱 , 反复体会 。
此后 , 我们还可设想 , 两腿之间也夹有一个纸球 , 要求膝盖夹紧了 , 纸球会瘪 , 两腿过松 , 纸球会脱落 , 体会两腿之间的感觉 。
以上 , 我们对托抱式的具体站桩方法和步骤及其意念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 只要按照上述的要求去做 , 会有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

下面 , 我们再谈谈站桩中的放松及其它问题 。
初学站桩 , 身体的神经、肌肉、关节等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 因而 , 精神、肢体的放松是十分重要的 。 其实 , 放松并不难 , 关键是要做到自然 。
在前文中 , 我们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 我们曾特别强调 , 初学站桩对动作姿势不要求面面俱到 , 更不可一味追求所谓的“正确”姿势 , 同时我们反复假借的是纸球、棉球等这样很轻的物体 , 这些都是为了让初学者首先在精神意念上能够放松 , 进而比较自然地进入练功状态 。
但事实上 , 由于站桩须维持一定的姿势 , 加之意念上的一松一紧也会造成全身或局部的紧张 。 如果不能做到放松 , 就有必要加入些促使身体放松的意念活动 。
如可设想:自己站在温水里 , 自然会感到身体有一种飘浮感 , 进而体会温水给肢体带来的舒适感 。 锻炼既久 , 身体内外自然会逐渐放松 。必须清楚的是 , 放松不是绝对的松 , 绝对的松是懈 , 紧也是相对的紧 , 绝对的紧是僵 。 我们所追求的是松而有力 , 力是意中的力 。
我们在锻炼过程中 , 也不是一味的松或紧 , 而是在意念借假和意念活动的支配下 , 松中有紧 , 紧中有松 , 时松时紧 , 时紧时松 , 松紧适度 , 在保持一定姿势的情况下 , 尽可能不过多地用一点力 , 即所谓松而不懈 , 紧而不僵 。
至于站桩过程中出现的酸痛感、麻胀感、温热感、振颤感、舒畅感及其它不同感 , 只要练功时心不发慌 , 呼吸不急促 , 心跳不失常态 , 就不必过多在意 , 这都是练功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现象和感觉 。
此外 , 站桩时间的长短还必须视自身身体情况而定 , 有的人可以十分钟为起点 , 有的人可以十五分钟为起点 , 有的就可以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为起点 , 总之 , 要循序渐进 , 不可勉强 , 但切不可松懈 。
限于篇幅 , 我们仅就托抱式谈了谈怎样站桩的问题 , 讲得很基础 , 但相信读者依此学练 , 一定会有实在的感觉和真切的体会 。 至于站桩的进一步深入 , 容以后再谈 。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 , 只为个人学习 , 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 , 望见谅 。 尊重原创作者版权 , 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 。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 , 是否适合自己 , 要辩证地看 , 不盲从 。 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