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危害已被证实,对代糖的炮轰为何从未停止?( 二 )


太古集团(太古可口可乐母公司)刚刚披露了上半年的业绩 , 饮料业务(即太古可口可乐)出现下降 , 其中营收报263.31亿港元(人民币226.65亿元) , 同比去年跌1.9%;净利润报11.52亿港元(人民币9.91亿元) , 同比下跌22%;销量则下滑8%至8.96亿标箱 。
有人将此解读为疫情拖累线下渠道以及疫情引发的健康意识觉醒 , 真是这样吗?
AC尼尔森的2022年1-6月销量数据显示 , 不以糖作为卖点的东鹏特饮、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选手依然逆势上扬 , 为全饮料市场贡献了增长 , 而且数据亮点是线下渠道销量增长迅猛 , 成为增长的主要推手 。 而传统的饮料大户 ,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 一个共同点是 , 销量受挫企业最主销产品都是含“糖”饮料 。 可口可乐二季度报数据也显示 , 无糖可口可乐全球单箱销量增长12% , 成为旗下所有品类的增长冠军 。
对于“糖”的消费认知的悄然变化 , 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元气森林们能逆势增长 , 因为它为饮料行业贡献了增长最快的无糖品类“苏打气泡水” , 而东鹏则在红牛商标乱局中 , 将能量饮料(主要成分为牛磺酸)的主销单价腰斩 , 成为另一匹黑马 。
这似乎在证明 , 饮料业的增长 , 与“糖”日渐疏远 。 “无糖”品类 , 成为市场新宠和新增长极 。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最近“专家们”着急上火了 。
糖的危害已被证实,对代糖的炮轰为何从未停止?
文章图片
昨日之蜜糖 , 今日之毒药?
每一个新商业物种的崛起 , 都不是厂商的独角戏 , 而是一种产品和消费者的双向奔赴 。
中国健康法规可能没有与市场进化完美同步 , 但是 , 如果将此看作是“市场的红利”“夹缝里的机会” , 这绝对是一种危险的市场机会主义 。
随着技术对消费者的赋权 , 以及整个市场要素(尤其是信息)的加速流动 , 那些长期以来吃得开、吃得好、玩得转的商业逻辑正在被重新改写 。 原来带你到这里的船 , 也许无法带你去更远的地方 。
“糖” , 在饮料行业 , 只不过是某一阶段的催化剂而已 。 健康认知、消费主权、监管环境等等 , 都在成为决定饮料厂商成败的新变量 。
香烟已被强制要求标注“吸烟有害健康” , 饮料也有一个类似强制性的“配料表”和“营养成本表” , 消费者可以看到各种配料包括糖(以及果葡糖浆等其他形式的糖)、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香精、色素等)的添加信息 。 但在广告法里 , 却没有要求电商等渠道的产品介绍页面 , 必须要强制性展示“营养成本表” 。 这让很多含糖产品甘之如饴 。
笔者发现 , 在京东天猫等的某些饮料旗舰店里的产品介绍页 , 压根看不到“营养成分表”的照片 。 对待“糖”和“热量”等重要指标 , 某些选手采取了能躲就躲 , 能遮就遮的“鸵鸟”做法 。 因为法无禁止即可做 , 所以将最不愿意示人的含糖量(热量)指标 , 在产品介绍页进行了"羞答答"地隐藏 。
这或许就是新加坡的法案在我国引起强烈共振的原因——
其实大家不是不能接受“糖” , 而是希望饮料厂商们对他们更真诚 , 成为那个仗义执言的“诤友”“直友” , 而不是做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佞臣”“奸臣” 。
那些定义为不健康的产品 , 你可以卖 , 但是请不要再“叫卖”了 , 你不可以再用广告手段去试图“诱惑”“说服”消费者了 。 也许个别厂商还会发现有新的空子可以钻 , 但是消费者们 , 正在被组织起来 , 成为一个个守望相助的社群 。 猫鼠游戏哪是什么健康的消费者关系 , 哪里会有什么赢家?只有真正把消费者放在心上 , 才会被这个社会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