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至,高温将离场,须防脾胃受寒

本文转自:光明网
市健促中心介绍 , 处暑这段时间气温走低、昼夜温差大 , 平素脾胃较弱的人群 , 脾胃最先“寒冷”起来 , 容易“着凉“拉肚子 , 怎样调理才能预防这些不适 , 为您详解
今日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 , 止也 , 暑气至此而止矣 。 ”处暑 , 即为“出暑” , 表示炎热离开的意思 。
处暑至,高温将离场,须防脾胃受寒
文章图片
处暑至,高温将离场,须防脾胃受寒】民谚有云:“处暑天不暑 , 炎热在中午 。 ”处暑之后 , 秋意渐浓 , 却仍有一段短期回热天气 , 并持续高温 。
此时“暑热”未退 , 人们的生活习惯还停留在喜食西瓜冷饮、使用空调风扇、穿衣单薄清凉上 。
与此同时 , 受节气的影响 , 平素脾胃较弱的人群 , 脾胃最先“寒冷”起来 , 遇外在诱因后不能有效健运、发挥正常功能 。
处暑·有何表现
腹泻
此时节气温走低、昼夜温差大 , 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及久病体弱者易发生腹泻 , 或表现为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胃肠型感冒、单纯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 。
胃脘痛
众多腹痛中 , 以胃脘痛(包括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的比例最高 。
处暑前后 , 胃脘痛的发作和加重频率增高 , 大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 遇寒冷刺激则加重 , 或隐痛或胀痛 , 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
纳差
经过暑热“苦夏”的消耗 , 大部分人在处暑之后食欲会相应增加 , 然而体形消瘦的人群 , 先天脾常不足 , 此时节脾胃先寒而功能下降 , 反而更加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纳呆、厌食油腻等情况 。
反酸
当胃酸过多时 , 酸性分泌物会刺激胃黏膜 , 引起反酸 , 让人有烧心的感觉 。
处暑前后凉风至 , 不少人会有这类反应 , 多与脾胃功能减弱及饮食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关 。
处暑·怎样调理
避风寒
肺主卫 , 卫主一身之表 , 脾胃素弱者 , 卫气亦虚 , 容易感受风寒湿邪 。
而肺胃相关 , 许多脾胃的问题往往与感受外邪有关 , 如吹空调或凉风后腹泻 。
防风寒 , 重点是做好腹部、足部、颈背部、腰部等关键部位的保暖工作 , 减少外源性刺激肠胃之因素 。
畅情志
季节转换 , 特别注意保持情志舒畅 。 因为悲则气消 , 会使脾升胃降的功能受到影响 , 产生纳呆、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 。
抵抗脾胃寒 , 最好多晒太阳 , 使身体阳气充沛 , 则悲愁自消 , 也可减少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发生 。
调饮食
《十四难》曰:“损其脾者 , 调其饮食 , 适其寒温……”
处暑之后 , 虽然仍有短时的“酷暑” , 但脾胃较弱的人群 , 应避免西瓜、绿豆汤、苦瓜、凉拌菜、冷饮等寒凉类食物的摄入 , 同时可以增加莲藕、山药、红薯、栗子等健脾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