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生机!世界最小“胶囊”起搏器被植入近九旬老人的心脏

8月7日 , 广州开发区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将世界最小的起搏器(仅胶囊大小的Micra起搏器)置入一名心跳极度缓慢的近九旬高龄老人体内 , 完成了医院首例也是广州东部地区首例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
“无线”生机!世界最小“胶囊”起搏器被植入近九旬老人的心脏
文章图片
平卧下肢制动4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
这名高龄老人——区爷爷今年已经88岁 , 是医院第一位接受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 。
2021年开始 , 区爷爷即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等不适 , 并明显影响了日常行走 , 曾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多次住院 , 并被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 , 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夜间最慢心率25次/分 , 超过3秒以上的长间歇停搏达数十次 。 而心跳过慢造成心脏输出量不足便可能出现乏力、头晕、晕厥、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
目前 , 起搏器是公认的治疗心动过慢的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
此前 , 医院内科支部书记、内科主任、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张汉平就曾多次动员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 , 患者因种种原因而拒绝 。
“无线”生机!世界最小“胶囊”起搏器被植入近九旬老人的心脏】这一次 , 区爷爷因病情再次加重发作而入院 , 经张汉平再次反复动员沟通 , 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 也打消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顾虑担心 , 终于同意行此手术 。
“无线”生机!世界最小“胶囊”起搏器被植入近九旬老人的心脏
文章图片
考虑区爷爷体形消瘦 , 皮肤菲薄 , 并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手术及术后平卧制动 。 张汉平带领下的心内科介入团队经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缜密分析 , 最终决定实施目前最先进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
手术在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进行 , 为保证首台手术的万无一失 , 特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教授陈样新亲临指导坐镇 , 张汉平凭借扎实的介入基本功和娴熟的技术将起搏器顺利通过导管植入到心腔内部 , 术后检查起搏器工作运转正常 , 手术成功 。
手术过程耗时不到30分钟 , 患者全程清醒 , 无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 , 术后安返病房 , 平卧下肢制动4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 , 预计术后两三天即可痊愈出院 。
隐形卫士 , 给患者带来“无线”生机
曾几何时 , 人类对心脏停搏、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猝死和晕厥束手无策 。 据报道 , 严重病窦综合征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被确诊以后 , 1年内死亡率可以达到50% , 起搏器的出现给了这些患者第二次生命 。 然而 , 初代的起搏器重达7.2公斤 , 患者虽然保住了生命 , 却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起搏器不断朝着轻量化、小型化发展 , 逐渐从体外运转发展到体内携带 。
然而传统起搏器仍需要在胸前切开4-6cm的皮肤 , 将火柴盒大小的起搏器埋入皮下 , 手术的伤疤和因起搏器隆起的皮肤势必影响患者的外观 , 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 更为严重的是 , 许多起搏器置入患者因卫生护理不当 , 造成起搏器囊袋感染 , 皮肤破溃 , 严重者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 , 危及生命 。
“无线”生机!世界最小“胶囊”起搏器被植入近九旬老人的心脏
文章图片
为解决传统起搏器带来的诸多问题 , 无线胶囊起搏器应运而生 , 并于2019年11月在我国正式上市 。
据张汉平介绍 ,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 , 它的体积约为1.0cc、质量约2克、长度2.59cm , 相较传统的心脏起搏器 , 它的大小缩减了93% 。 与传统起搏器不同 , 无导线起搏器将导线和脉冲发射器合二为一 , 缩小成像胶囊一样大小 , 完全避免了囊袋感染、导线损伤和断裂的并发症 , 并且电池预估寿命达12年以上 。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 无导线起搏器能兼容1.5T/3.0T核磁共振扫描 , 不影响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