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含义是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 。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 。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 。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 。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 。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 。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
【24节气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描写惊蛰节气的诗句】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对我们国家的二十四个节气并不陌生,惊蛰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节气,不同的节气有着不一样的习俗 。下面为大家分享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 。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1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一般在每年在3月5日或6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 。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 。
惊蛰之农忙的开始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 。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 。
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 。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 。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 。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 。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
惊蛰之管理树木
惊蛰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是梨、桃、李等落叶果树的开花抽梢期和柑桔、杨梅等常绿果树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园年周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生产管理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清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代害虫
一是及早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僵果及杂草等,并集中烧毁;二是清理刮除枝干上的粗皮、烂疤,处理后用百菌敌1~10倍液涂抹伤口;三是抽梢前选晴暖日子全园喷石硫合剂一次,落叶果树用波美3~5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20倍代替,已开花展叶的李、桃等应改用百菌敌300倍液),常绿果树用波美1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100倍代替) 。
2、加强芽前肥施用
主要施用尿素和有机质肥料,梨、桃、李等在惊蛰前开环状沟或放射沟株施“圣佛莱”牌有机复合肥2、5~5kg加尿素0、1~0、2kg,施后覆土;在新梢展叶期和花蕾期各喷一次有机液肥或绿芬威2号1000倍加0、2%硼砂液;梨、桃、李等在花蕾期喷“果大多”每包加水90kg,谢花后再喷“果大多”每包加水45kg 。
3、合理用药,适时化学防治
梨在花蕾期,桃、李在花谢后即用2、5%消虱蚜1000倍加40%毒死蜱1000倍加80%果菌速净800倍液(梨再加20%三的唑酮乳油2000倍或20%粉锈星1500倍)喷1~2次 。
4、及时疏花或花序
梨在现蕾期先疏去弱花序,再根据需要每隔5~10cm留一花序,其余一律疏除(仅疏去花蕾),授粉条件好的.每花序留一半左右的边花蕾,疏去中心花蕾;桃、李等也宜加强疏花和疏果工作 。
惊蛰之照顾蔬菜
1、保护地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对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的越冬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的管理应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增加透气性,促进新根生长 。在管理上要结合防病进行叶面追肥,对受冻害或长势较弱(沤根)的作物要尽快换茬提高春季产量 。
2、做好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度低,阴天较多,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要及时喷施各类杀菌剂,防止病菌扩散造成更大危害 。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2
惊蛰的由来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蛰”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动物躲起来冬眠,叫入蛰;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时再钻出来,叫做出蛰 。大地回春,雷声渐多,旧时人们认为动物之所以可能从蛰伏中醒来,是由于由雷声惊醒的,因而,就有了惊蛰的说法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但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
惊蛰的含义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 。蛰是藏的意思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大自然节律才是使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的原因 。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 。惊蛰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
惊蛰的风俗
惊蛰时候会蒙鼓皮,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
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 。”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惊蛰深层含义是什么意思3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意味着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一岁(年)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
惊蛰是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
蛰后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 。
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
惊蛰节气的含义 惊蛰节气的含义
惊蛰节气的含义?大家都知道一年里有二十四节气,而每一种节气都是有它唯一的含义,那二十四节气的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我给大家整理了惊蛰节气的含义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惊蛰节气的含义1
惊蛰真实的一种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 。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 。惊蛰万物萌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和肝病发生 。养生需注意防春温流感,饮食清淡养肝脾,多吃蔬菜清肠胃,早睡早起多锻炼,有一个好身体 。惊蛰时节的时候,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所谓因为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的时候,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最基本特点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从我国每个地方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方的自然节律是完全吻合的 。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起源
惊蛰在历史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启蛰” 。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 。据说是因为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一直到今天的生活之中 。
惊蛰节气有什么说法
在很久以前依据斗转星移规律制定节气,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密切关系 。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 。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也在渐变,因此成为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 。北斗七星的斗柄顺时针循环旋转,当斗柄指向丁位时就是惊蛰节气了 。
惊蛰节气的含义2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蛰是藏的意思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时节,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 。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 。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 。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
“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面冒出为卯,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生机开始的月份,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
惊蛰的含义 惊蛰解释1、惊蛰是一个节气名,意思是在春雷的惊动中,冬眠的动物醒来,开始四处活动 。
2、惊蛰是我国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仲春时节,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上升,农民要开始准备春耕 。这个节气最开始称为“启蛰”,后来为了避讳汉景帝的名字刘启改为了“惊蛰” 。
3、我国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在冬季的时候,西伯利亚的寒流会南下,影响全国绝大部分的地区,使全国温度急剧下降,雨雪增加 。等到了次年的二、三月份温暖的东南季风会到达这里,寒冷退去,冰雪融化 。
4、为了适应这种气候,中国地区的动物大多有冬眠的特性,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很多动物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睡上一觉,到了天气转暖的时候再醒来开始活动、觅食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就是冬眠的动物醒来的时候 。
惊蛰节气是啥意思 惊蛰节气是什么意思1、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是打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的意思 。
2、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 。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 。
3、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是梨、桃、李等落叶果树的开花抽梢期和柑橘、杨梅等常绿果树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园年周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
4、惊蛰是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
24节气惊蛰的含义是什么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马上就到了,那么想知道惊蛰代表什么含义吗?下面由我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的含义 。
24节气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 。“惊蛰”节气日,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
惊蛰之天气回暖
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 。
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 。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 。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 。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 。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 。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
惊蛰之春雷惊百虫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 。“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 。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
24节气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 鸡蛋糕的做法不会出蜂窝又好吃
- 6l是几公斤 6l是多少kg猫砂
- 拉萨市归哪个省管辖 拉萨是那个省的
- 滴滴怎么接大单
- 登高望远的意思是什么,登高望远的励志好词句
- 火把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关于火把节的习俗
- 炖香蕉的做法
- 简简单单就好的说说
- 带牙套的好处和坏处都有哪些
- 黑糖饼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