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上海部分劳务市场:新冠康复者求职有改善了吗,不歧视如何落实?( 二 )


记者走访上海部分劳务市场:新冠康复者求职有改善了吗,不歧视如何落实?
文章图片
△金吉路金海路口的“欧姆龙” 。
欧姆龙西北处榕桥路上 , 是规模更大的“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门岗内 , 除了保安外 , 还有一名负责发放门禁卡的员工值守 。 采访人员称要应聘小时工 , 她通过微信确认后反馈:“对阳性康复人员是有限制的 , 不能录用 。 ”攀谈中 , 她向采访人员透露 , 她其实也是一名阳性康复人员 , 且公司内部正式员工中 , 阳性康复人员并不少 , 大家也正常上下班 。 对于招工中对康复人员的限制 , 她感同身受 , 个人表示难以理解:“不合理、不公平 。 大家都出舱那么久了 , 为何要特殊对待?”
可见 , 在不断地科普下 , 企业们也并非不知道阳性康复人员复阳概率低、引发传染的风险低 , 他们已经可以接受阳性康复员工正常上班 , 却仍刻板地在招工中拒绝阳性康复人员 。
针对企业的做法 , 采访人员向劳动执法部门了解到:执法部门在掌握线索后 , 会对存在歧视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警告 , 督促改正 。 但客观上来说 , 这些企业一般通过劳务中介招工 。 虽然录用口径来自企业 , 但提出限制的却是劳务中介 , 单位往往不承认存在歧视做法 , 给执法取证带来障碍;另一方面 , 企业有招工自主权 , 在招工时一旦知晓对方是阳性康复人员 , 可以以其他理由不予录用 。 这也使得针对新冠肺炎康复人员的歧视在操作上或变得更为隐蔽 , 更难处置 。
记者走访上海部分劳务市场:新冠康复者求职有改善了吗,不歧视如何落实?
文章图片
△这些企业一般通过劳务中介招工 , 虽然录用口径来自企业 , 但提出限制的却是劳务中介 。
专家建议加大个人信息保护
那么 , 能不能刻意隐瞒感染经历去求职?“通答劳务”工作人员提醒采访人员“不要抱侥幸心理” , 否则“后果自负” 。 更多的劳务中介则称隐瞒是“徒劳” , 因为“能查到的” 。
小李则告诉采访人员 , 他求职时一开始也试图瞒着 , 后来发现根本瞒不了 。 很多企业面试时 , 会要求求职者提供、甚至直接翻阅求职者手机里的四五月份的核酸记录 , 或者刷身份证查询核酸检测记录 , 一查就知道了 。 “即便是不查 , 做核酸时也会露馅” , 小李称 , 生产型企业通常要求员工在厂区内开展核酸检测 , 阳性康复人员在参与核酸检测时必须扫描随申码、必须单人单管 , 这都使得曾经阳性的经历难以掩盖 。
就业歧视显然属于违法行为 。 在7月11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 ,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 , 根据就业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 , 除经医学鉴定 , 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 , 不得从事按相关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以外 ,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 。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 , 劳动法专家洪桂彬律师认为 , 疫情的反复导致企业在员工一旦染疫时将遭遇经济损失 , 甚至业务中断;加上针对就业歧视行为 , 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罚款措施 , 主要依赖劳动者通过民事诉讼救济 , 维权成本较高 。 因此 , 企业趋利避害就成了普遍的选择 。 在这种情况下 , 消除歧视仍然需要加强卫生防疫知识普及 , 避免大众闻“阳”色变;同时针对康复人员可能存在的“复阳”制定明确的防疫手势 , 避免层层加码导致用人单位缺乏预期 。
记者走访上海部分劳务市场:新冠康复者求职有改善了吗,不歧视如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