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血压高了要定期定点测血压 , 血糖高则要监控血糖波动 , 可是出现咳嗽、咳痰或气喘时 , 很多人都不知道查什么 , 更不知道如何进行早期干预 。
如果“咳、痰、喘”症状持续数月 , 那很有可能是慢阻肺的前期征兆!由于知晓率低 , 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正面临着早诊率低、全程规范化管理率低的问题 , 防治情况不容乐观 。
文章图片
根据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 , 我国哮喘患病总人数达到4570万人① , 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②;与之相对的另一组数据是只有28.8%哮喘患者 , 曾在就医时得到过明确诊断 , 慢阻肺漏诊高达70%② , 及时、规范治疗很重要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不管是慢阻肺还是哮喘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都不明显 , 即便出现咳嗽、咳痰 , 很多患者也会觉得是感冒或是吸烟造成的 , 很少意识到得了呼吸系统疾病 , 往往只有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重视 。
慢阻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 有的患者开始只是感觉嗓子里有痰吐不出来 , 没有其他不舒服 , 慢慢地才出现了咳嗽、咳痰 , 之后是感觉呼吸不畅 , 尤其是活动或运动后呼吸困难 , 可是这个病症进展要10年以上 , 很少有患者将这些症状与慢阻肺相关联 。 恰恰相反 , 诊断出慢阻肺的患者了解自身病情者不足3% , 就诊时大多患者肺功能已减退30%~50% 。
哮喘症状同样没有特异性 。 因为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 , 它发作是阵发性的或是季节性的 , 接触到外来物质刺激 , 气道就会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 一旦这个刺激解除 , 症状也随之很快消失 。 还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也没有哮喘表现 , 常被当成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
“患者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早期表现、危险因素、防治知识亟待提高 , 对疾病有科学的认知才能做到早期干预 。 我们也正在积极推动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希望慢阻肺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受到重视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解释说 。 为提升公众疾病认知、推进规范化诊疗 , 呼吸学界专家每年都会组织哮喘日和慢阻肺日等疾病教育活动 , 对疾病知识早期诊断治疗等相关理念进行广泛普及 , 呼吁大家尽早正确认识哮喘和慢阻肺这两个可预防、可治疗的气道疾病 , 建议有相关症状或吸烟习惯等的高危人群也要积极参与主动筛查 。
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很关键
“不管是哮喘还是慢阻肺 , 它们的诊断并不难 , 难得是患者不来检查 。 ”中国呼吸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指出 , 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 , 他在临床中曾接触吸烟、咳痰20余年第一次来看病的患者 , 肺功能只有30%左右 。
事实上 , 等出现喘息、憋闷、走路都困难的时候 , 要想肺功能恢复以及阻断疾病进展 , 可用的手段非常有限 , 只有早诊、早干预才能保证规范治疗 , 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 爬楼、跑步都有望轻松完成 。
“一定要政策方面去推动早期筛查、早期诊断 。 ”李为民教授建议 , 早期诊断、早期筛查应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 实际上通过早期筛查、早期治疗 , 节约的医保经费远远大于晚期患者住院的花费 。 同时要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正确的诊断能力 , 以基层为抓手 , 建立以各级疾控中心、医院和社区三位一体、医防结合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体系 , 提高早诊早治水平 。
- 甲状腺|经常睡到半夜3、4点醒,再难入睡是怎么回事?多数是5个原因引起
- 感冒|失眠、睡不着?一味药,气、血、心、脾同补,一觉到天亮
- 过敏性鼻炎如何预防?会导致哮喘?耳鼻喉科专家来解答
- 脾胃|经常接吻的人,会慢慢出现4个身体“变化”,有一个也是好的
- 附子|手麻、脚麻、腿也麻?一剂助气解麻汤,通经络、补气血,解除麻木
- 脱发|头发出油、吃太多甜食会导致脱发?脱发的3件事,多数人都忽略了
- 北海新增确诊9例、无症状感染者232例,正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控制疫情蔓延
- 眼睛最爱你吃这3种食物,轻松赶跑眼干、眼涩!赶紧试试
- 明明是心脏问题,为何医生让我测体重、记尿量?了解下
- 女性绝经越迟,身体老得越慢?过早、过晚,都有风险,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