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气血不畅浑身痛?老中医送你一剂忘痛汤,补气血、暖筋骨、止百痛( 二 )



方用黄芪大补肺脾之气 , 以资生血之源;合以当归养血和营 , 以使阳生阴长 , 气旺血生 。 两者结合 , 补气生血 , 使体内气血充盈 , 为经脉气血流通准备好充足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基础 。
《本草汇言》记载黄芪:“补肺健脾 , 实卫敛汗 , 驱风运毒之药也 。 ”《纲目》记载当归:\"治头痛 , 心腹诸痛 , 润肠胃筋骨皮肤 。 治痈疽 , 排脓止痛 , 和血补血 。 \"

方用味辛性热的肉桂 , 以助阳补虚、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 帮助扫除气血运行道路上的“寒”障 。
《别录》:“主心痛 , 胁风 , 胁痛 , 温筋 , 通脉 , 止烦、出汗……主温中 , 利肝肺气 , 心腹寒热、冷疾 , 霍乱转筋 , 头痛 , 腰痛 , 止唾 , 咳嗽……能堕胎 , 坚骨节 , 通血脉 , 理疏不足;宣导百药 , 无所畏 。 ”

方用味酸性凉的天花粉 , 以消肿排脓、散瘀祛结、去腐生新 。 帮助扫除气血运行道路上的五脏郁结和痰火 。
《医林纂要》:“补肺 , 敛气 , 降火 , 宁心 , 兼泻肝郁 , 缓肝急 , 清膀胱热 , 止热淋小便短数 , 除阳明湿热 。 ”

方用味辛性平的秦艽 , 以散风除湿、通络舒筋、去湿除热 。 帮助扫除气血运行道路上的“湿热风”障 。
《本经》:“主寒热邪气 , 寒湿风痹 , 肢节痛 , 下水 , 利小便 。 ”

方用味辛性温的延胡索 ,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 理一身上下诸痛 , 不论是血是气 , 只要积而不散 , 服它便可通达 , 所以是常用的止痛药 。
《日华子本草》:“除风 , 治气 , 暖腰膝 , 破百癖 , 扑损瘀血 , 落胎 , 及暴腰痛 。 ”

六药合用 , 气血足 , 寒湿祛 , 风邪散 , 痰瘀化 , 筋骨暖 , 经脉通 , 则诸痛止也 。 服用此药 , 头一剂肯定会出很多汗 , 这属于正常现象 , 让汗自然风干即可 , 一般第二剂就不会再出现此种情况 。
此类型疼痛要与风寒湿痹等外邪导致的疼痛区分开 。

气血不足导致的疼痛特点:痛无定处 , 痛无定时 , 检查无异常 。 意思是疼痛部位不固定 , 哪里缺气血 , 哪里就会产生疼痛;疼痛时间也不固定 , 气血瘀滞到不了了就疼 , 气血充足了能够濡养疼痛就消失 。
风寒湿痹导致的疼痛特点:疼痛位置固定不变 , 受风、受寒、下雨天疼痛会加重 , 检查常有炎症或骨关节变形 。



气血不足的表现:1.头晕耳鸣:大脑缺血所致 。
2.脸色暗淡:皮肤缺乏滋养 , 粗糙无光泽 , 且容易长斑 。
3.眼睛无神:眼白浑浊没有光彩 , 甚至眼睛干涩、有红血丝 , 眼皮沉重 。
4.头发枯黄:头发缺乏滋养 , 干枯、分叉、发黄、容易脱落 。
5.手脚偏凉或偏热:气血不足 , 不能温暖肢体;或者阴虚生热 , 手脚出汗 。
6.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 , 易被惊醒 , 呼吸沉重 。

【健脾|气血不畅浑身痛?老中医送你一剂忘痛汤,补气血、暖筋骨、止百痛】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龙 , 近期会分享身体疼痛相关方面的知识 , 关注我 ,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 有问题需要解答也可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