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法维帝国的介绍 萨法维王朝历代君主


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分别属于什叶派和逊尼派中的哪一派中东包括22个阿拉伯国家和5个非阿拉伯国家 。
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和巴林 。
逊尼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也门、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土耳其和阿富汗 。
逊尼派社会基础最初仅限于阿拉伯半岛各部族的穆斯林,后来随着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不断的对外扩张,亦包括依附于阿拉伯贵族的其它语族的穆斯林社团 。
如两河流域的伊拉克人,西亚的波斯人,中亚的突厥人,南亚的印度人,北非的柏柏尔人以及中国的西部等,形成一个同一信仰的多民族的群体 。
历史上该派在政治和思想上长期居主导地位,曾建有伍麦叶王朝(661~750)、阿巴斯王朝(750~1258)、奥斯曼帝国(1298~1922)等幅员广阔的伊斯兰国家及世界各地的地方伊斯兰政权 。
什叶派的发展则得益于蒙古人的入侵 。1258年蒙古军队攻占巴格达,处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后一任哈里发,逊尼派主流几遭灭顶打击,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库尔德族萨法维家族在伊朗建立萨法维王朝 。伊朗因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独立传统,坚持和回教主流势力分庭抗礼 。
萨法维王朝宣布以十二伊玛目宗为伊朗国教,确立了什叶派主导伊朗的事实 。什叶派在伊朗文化圈和旧有领土内不断扩展,逐渐造成今天什叶派在波斯湾的地位 。
扩展资料:
逊尼派全称为“逊奈与大众派”,阿拉伯语原意为“遵循传统者” 。他们除尊崇《古兰经》外,还特别强调以圣训为立法、立论的依据 。
逊尼派虽然将其他不同信仰视为异端,却同时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努力调合真主的无限权威和人的责任这两个观念 。
逊尼派主张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在古兰经没有指明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知世界,主张革新,也比较温和 。逊尼派坚持哈里发必须经过协商选举产生,这也是与什叶派显著不同的地方 。
什叶派认为阿里与其后代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超人”、“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圣人,甚至高于穆罕默德 。
且认为末代伊玛目已隐遁,将以救世主(马赫迪)身份再现 。他们认为公议不一定正确,而伊玛目的判断才是最可靠的立法依据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什叶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逊尼派


谁能推荐一本介绍大伊朗萨法维王朝的书籍?书名:剑桥伊朗史
作者:William Bayne Fisher等
出版机构:剑桥出版社
丛书名称:剑桥伊朗史
出版时间:1986-1991
共9卷 。。。。目前只有英文本 。】
另外,西南师范大学编有10卷本《伊朗通史》,因为各种原因,只出版了一卷 。。且只有500册 。
奥斯曼帝国入侵欧洲时如何保证后勤补给的?有句老话说的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不论是在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都需要完善的后勤制度,而这也一直是支撑军队不断征战的动力 。曾经地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奥苏曼帝国,当年也是拥有者强大的后期制度的 。在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征战生涯中,很少遇到过因为缺少粮草而影响战事的现象,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奥斯曼帝国的后勤制度有多么强大 。
在奥斯曼帝国早期,土耳其人曾一直使用游牧民族的后勤制度,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主要由一些部落游牧民组成,这些草原战士平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战时则自带干粮和武器为帝国的苏丹作战 。可是当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帝国军队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游牧民族的后勤制度也已经无法满足帝国军队的需求 。
当土耳其人逐渐定居之后,他们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这些财富为帝国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物资 。每当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出征前,就会有大量的民兵进入军营,这些民兵并不是一线作战部队,他们大部分都是军队的后勤人员,负责为前线部队运输粮草和修筑工事 。
而这些默默无闻的后勤民兵,能够称得上是帝国军队的中流砥柱,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奥斯曼帝国,可谓是吃货的天堂 。苏丹亲兵们对食物的热爱可是出了名的,他们在行军打仗时,都会携带大大小小的铜锅用来烹饪食物,他们的军旗上的标志也是“卡赞铜锅”,甚至当他们造反的时候,也会“掀锅为号”,以掀翻铜锅的行为来表达自己不再为苏丹效忠 。
在奥斯曼帝国扩张的那段时期,他们不仅仅只是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了杀戮,还给他们带来了美味的土耳其菜,这也是土耳其菜在中东地区非常流行的主要原因 。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奥斯曼帝国的后勤制度是他们非常羡慕的,当欧洲的骑士们在吃干硬的面包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亲兵每天都能享受到烤肉、抓饭和新鲜的面包 。
公元1514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塞利姆一世入侵伊朗的萨法维王朝,在这场战争中,波斯人见识到了奥斯曼帝国后勤制度的强大 。当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在查尔迪兰战役被奥斯曼军队击败后,波斯王伊斯玛仪一世决定“考验”一下奥斯曼帝国的后勤,他命令萨法维的军队撤退时摧毁沿途的村庄,居民也跟着军队一起离开,然后将农田里的庄稼全部摧毁 。
当萨法维王朝的军队从西部撤退后,几乎没有给奥斯曼军队留下一粒粮食,可是奥斯曼军队仍然凭借强大的后勤制度,对萨法维帝国的军队进行了数月的追杀,甚至没有出现一丝粮食告竭的情况 。而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欧洲人也见识到了奥斯曼军队后勤制度的强大 。
公元1683年的7月,奥斯曼帝国的大维奇尔卡拉·穆斯塔法率领20万军队远征维也纳,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后勤制度仍然十分完善 。穆斯塔法对维也纳进行了两个月的围攻,维也纳城中的欧洲军队在战争中期就已经断粮,他们开始宰马充饥,当战马所剩无几后,他们开始便开始吃树皮和一些小动物 。
而根据欧洲史书的记载,那些远道而来的二十万奥斯曼士兵,在维也纳之战末期,甚至还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面包 。当索别斯基率领波兰翼骑兵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后,曾在土耳其士兵的营地上缴获了许多绵羊和面粉,让那些波兰人无一例外开始感叹奥斯曼帝国后勤制度的强大 。
两败俱伤的一场战争,为啥加速了西亚这一古代文明的衰落?伊朗和土耳其在历史上曾长期对立 。伊朗萨法维王朝确立以什叶派为国教,主要也是出于与“雏形中的逊尼派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分庭抗礼的考虑 。有趣的是,萨法维王朝的上层集团也是说突厥语的族群,以阿塞拜疆族为主 。而与奥斯曼帝国的连年战争,代表萨法维帝国最主要的国际关系 。为了打击奥斯曼政权,萨法维王室曾经不惜与欧洲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结盟 。总之,奥斯曼帝国与伊朗之间的军事、宗教和政治纷争不仅长达数世纪之久,也基本奠定了今天中东地区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对立局面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萨法维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兰教,是中世纪西亚地区的两个大帝国,但由于派别不同,争夺宗教统治权和争夺两河流域领土的斗争十分激烈 。萨法维王朝奉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则信奉逊尼派 。在土耳其帝国内部有许多什叶派教徒,萨法维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纳托利亚四处活动,鼓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人的统治,对土耳其构成威胁 。1513年,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一世残酷镇压了什叶派教徒的叛乱,屠杀5万之众,并乘机对伊朗的萨法维王朝发动了战争 。
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军队在南阿塞拜疆与8万伊朗骑兵展开决战 。土耳其部队不仅有步兵、骑兵,还有强大的炮兵,伊朗部队则主要是装备马刀和长矛的骑兵 。伊朗军队以逸待劳,但军事上不占优势 。使用滑膛枪的土耳其兵团在大炮配合下摧毁了伊军抵抗,占领了伊朗首都 。1515年科奇希萨尔一战,伊朗军队再次败北,土耳其炮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到1516年,塞利姆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 。而后土耳其又占领了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和阿尔及利亚部分领土 。
战争的影响
这场长达200余年的战争是伊斯兰教两大封建国家为争霸中东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 。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间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斗争,而双方又对这种矛盾和斗争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运中,伊土战争是他们许多世纪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 。伊朗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战争中两败俱伤,日益沦为正致力于在中近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
1533年,苏莱曼一世在同奥地利签订和约,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后又对伊朗开战 。1536年,土耳其占领了格鲁吉亚西南的部分领土 。这里是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 。伊朗军队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后,双方的战争互有胜负 。1555年,两国缔结和约 。
战争的后期阶段
1578年,土耳其乘伊朗萨法维王朝发生内部争斗之机再次进攻伊朗 。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拥有克里木诸可汗强大军队的支持,土军撕毁1555年和约,占领了部分领土 。
1579年起,土耳其军队同克里木可汗军队联合作战,夺取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地区 。但是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东山再起,不仅收复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如阿富汗等 。由于忙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国内民众起义,阿拔斯一世被迫于1590年3月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尔和约》 。
17世纪初,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改革后的伊朗军队兵力大大增强 。为准备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争取主动地位,伊朗还同土耳其的敌人俄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1602年,阿拔斯一反一个世纪以来的被动防御地位,第一次主动对土耳其发动了战争 。由于军队体制没有做出相应改革,土耳其面对伊朗的攻势有些力不能支 。1602—1612年的10年战争中,伊朗大获全胜,1613年11月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肯定了伊朗的全部战果 。
萨法维帝国的衰落与终结在17世纪里除了它的两个传统敌人,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人,波斯人还获得了两个新的强敌 。俄罗斯的莫斯科公国在16世纪里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开始将其势力伸向高加索山脉和中亚 。在东边,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向阿富汗发展,占领了坎大哈和赫拉特 。
在17世纪里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道路也开始离开了波斯,使得贸易和商业衰落 。此外阿巴斯一世所建立的正规军虽然在短期里获得了军事胜利,但是在长期里通过它所造成的繁重的税收和对各省的控制削弱了国家的力量 。17世纪下半页萨法维波斯与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和经济接触 。
除阿巴斯二世和阿巴斯一世后的皇帝全部都非常弱 。1666年阿巴斯二世之死标志着萨法维帝国结束的开始 。虽然国库空虚和外患,这些后来的皇帝生活奢侈 。据说苏莱曼一世接连八年不出他的后宫,皇帝苏丹侯赛因是个酒鬼 。这些皇帝施加重税、打击投资、促进了官员的腐败 。
波斯的边界多次受到劫掠:俾路支人部落于1698年劫掠克尔曼,阿富汗人于1717年劫掠霍拉桑,伊拉克不断受到半岛阿拉伯人的洗劫 。苏丹侯赛因试图强迫阿富汗人的逊尼派改为什叶派,结果一位阿富汗族酋长造反,击败了波斯军队 。1722年他的儿子入侵波斯东部,围攻和占领了伊斯法汗,自称为波斯沙赫 。
最后阿夫沙尔王朝的纳迪尔沙,本来是一个霍拉桑红头部落的突厥族战士,但是上升为军事领袖,得以将阿富汗人逐出 。他成为波斯的军事强人并开始向外扩张,他的军队一直攻到德里,但是他没有巩固他的波斯基地,结果使得他的军队力量耗竭 。在塔赫马斯普二世时期他已经成为了波斯的实际统治者,1736年他在年幼的阿巴斯三世死后自己登上了王位 。
1747年纳迪尔沙赫被刺杀后萨非又被立为波斯沙赫,但是这个短时间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为赞德王朝提供一个合法的过渡借口 。
1760年伊斯玛仪三世短暂的傀儡统治就结束了,卡里姆汗觉得他的力量已经足够巩固,他正式登基,结束了萨法维帝国 。

萨法维帝国的介绍萨法维帝国(波斯语:?????? ?????? 英语:Safavid Empire)是由波斯人建立的从1501年至1736年统治伊朗的帝国 。是自从萨珊王朝之后,东部波斯与西部波斯首次实现完全统一(萨曼王朝没有完全统一西波斯),它实现了波斯的复兴,并以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团结国民,凝聚人心,奠定波斯特色的伊斯兰教和民族精神的统一 。帝国强盛时,疆域东起霍拉桑,西至幼发拉底河,北抵卡拉库姆沙漠与咸海,南达波斯湾与阿拉伯海,囊括伊朗全境,伊拉克大部,高加索部分地区,土克曼斯坦,阿富汗斯坦西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在阿巴斯一世时期,版图甚至远达库尔德斯坦与土耳其东部的迪亚巴克尔 。这个帝国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波斯国教,自萨珊王朝之后首次完全统一了波斯的东部与西部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

【萨法维帝国的介绍 萨法维王朝历代君主】关于萨法维王朝和萨法维王朝历代君主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更多实用知识经验,尽在 www.hubei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