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周在一次体检中 , 发现自己结肠上长了几颗小息肉 , 当下经医生行镜切除 , 对身体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 当时医生提醒他 , 肠息肉容易复发 , 建议半年后再来复查 。 然而小周认为息肉已经切除 , 且在术后几天内都没有发生什么异常 , 于是渐渐忘记医生的嘱托 , 没有再去医院复查 。
一年后 , 小周因为持续大便出血近一个星期而到医院检查 , 而这一次 , 医生在其肠道内发现了更多的肠息肉 , 有些甚至有一公分大小 , 后经过病理检查 , 最终确诊为肠癌三期 。
小周很诧异:明明已经切除了 , 怎么还会长出来?不过一年多时间 , 怎么就发展成癌了呢?
一、肠道为什么会长息肉?
从广义上来讲 , 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 , 但一般所指的息肉 , 仅仅是黏膜局限性隆起 。
肠息肉一般多见的是炎性和腺瘤性息肉 , 前者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 , 后者与肠黏膜表面细胞更新的失衡有关 。 肠息肉发作的另一个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 , 如果肠息肉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 , 长期久坐、很少运动 , 同样会诱发肠息肉 。
肠息肉患者出现症状较少 , 部分可能长期没有任何症状 , 只有在体检中才会发现 。 但如果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 , 可能出现便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 , 要注意警惕 。
1、便血 。 大便带血或黏液血便是肠息肉多见症状 , 血并不与粪便混合 , 或在粪便表面;血色暗红 , 量不多 , 夹有粘液 , 但有时也会忽然大量出血 。
2、排便习惯改变 。 肠息肉患者多数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 例如 , 当息肉较大时 , 可能会引起便秘 , 或大便变细 , 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反复交替的便秘与腹泻 。
3、腹痛 。 当息肉表面溃疡、糜烂 , 就有可能出现弥漫性腹痛 , 在大便时或大便后加重 。
4、带蒂息肉脱出肛门 。 位于直肠的较大息肉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或肛门有下坠感 , 部分息肉在大便时可脱出肛外 。
5、其他肠道外症状 。 如果出现一些典型的肠道外症状 , 如出现皮肤黏膜色素斑 , 要考虑是否得了息肉病 , 其中 , P-J综合征(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 , 简称黑斑息肉综合征 , 为家族性遗传病)比较常见 。
若发现自己出现过上述疑似症状 , 不要侥幸 , 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病因 。 而无症状健康人群 , 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 , 若结果正常 , 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 。 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 , 可以在肠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对于大于2厘米的息肉 , 因为具有恶变可能 , 通常先在肠镜下取一点组织做病理化验 , 以做进一步检测 。
二、肠息肉会拖成癌吗?
随着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 , 经结肠镜检查后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 。 一般将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
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 比如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 而腺瘤性息肉 ,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性息肉 , 属于癌前病变 , 特别是大于2厘米的 , 癌变几率还是非常高的 。
癌变过程跟息肉的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 。 据相关研究发现 , 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 , 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 恶变过程一般需5-10年(当然存在少数进展较快的病例) 。
- 特色种植富起来
- 大便出现2大异常,需给肠道做个检查,转发给家人看看吧
- 糖尿病|粪便可以治疗糖尿病?因为调节肠道菌群!如果不想用,做好这6点
- 什么样的大便代表肠道最健康?一文了解下
- 豆腐|为什么糖友要改善睡眠?美国发现睡眠不足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与炎症
- 宁夏中宁县工信局协调1700余份蔬菜包送达企业
- 疾病|中秋假期,类风湿患者如何平衡肠道菌群?
- 感悟句子,胸襟宽窄决定命运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
- 为什么头皮上会长疙瘩和脓包?别再抠了,4种头皮问题这样解决
- 志愿红助力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