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流抑郁症的疗愈方法再聊抑郁症的疗愈

一位抑郁症患者曾经告诉我 , 抑郁症的最大症状不是情绪低落 , 失眠 , 兴趣缺失 , 而是大脑木僵 。 他说症状来临时 , 仿佛脑子里长块石头 , 紧紧地把身体困住 , 灵魂仿佛也被压住 , 整个人没有了活力 , 身体好像被掏空一样 。
不管患者如何描述心理和躯体的症状 , 不管我使用怎样的想象力 , 我都无法感受到他正在经受的痛苦 , 而我的内在一直在经历喜悦 。 不是我冷血 , 不是我缺乏同情心 , 而是 , 我脑内的神经元网络 , 神经递质和相关激素的水准和对面的他不同 , 所以 , 我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同与他 。 这是心理学上的具身认知理论 , 我体内的生化反应水准决定了我的内在世界 。
抑郁症 , 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很多 , 主要有心理疗法 , 抗抑郁药物疗法 , 电休克疗法等 。
疗法很多 , 但主流医学对抑郁症 , 双向情感障碍的病因尚未达成共识 。
脑内神经递质失衡 , 是目前主流医学比较认可的致病因素 , 所以 , 现在的抗抑郁药物都是以解决神经递质为主要方向 。 这些药物被称为“选择性五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 , 它们是以通过降低神经元之间清理化学物质的速度来提升五羟色胺水平 。
抗抑郁药物确实缓解了抑郁症的症状 , 尽管见效比较缓慢 , (一般见效时间为15天左右 , 有的会更长些) , 但把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定义为抑郁症的病因则不一定正确 。 正如神经科学家乔纳森.利奥在一篇论文说:虽然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治疗头痛 , 但不能仅仅因为这一点就推断头疼是因为缺乏阿司匹林造成的 。
2019年 ,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 , 批准了30多年来最具争议 , 见效最快的抗抑郁药物 , 这种新药的主要成分是艾氯胺酮 。 艾氯胺酮是一种潜在的毒品 。 艾氯胺酮是氯胺酮的主要成分 , 氯胺酮是一种麻醉药物 , 就是派对的迷幻毒品 , 俗称K粉 。 所以 , 这种备受争议的新药只能在医院使用 , 患者不能带回家 。
从主流抑郁症的疗愈方法再聊抑郁症的疗愈
文章图片
为什么艾氯胺酮缓解抑郁症的效果如此迅速 , (医生说只需几个小时即可见效) , 而传统的抗抑郁药物要15天甚至更多?
神经科学家发现 , 艾氯胺酮在某种机制上快速解决了相关神经元的发生 , (新神经元的生成) 。
由此 , 之前的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是抑郁症的病因则站不住脚了 , 相关神经元的萎缩 , 缺失更像抑郁症的生理致病因素 。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不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 它们之间有个微小的间隙 , 名为突触 。 突触之间有各种神经递质 , 神经递质通过相邻突触的受体和再摄取泵一起来传递神经电信号 。
所以 , 神经元是神经递质的母体 , 相关神经元萎缩在先 , 神经递质失衡在后 。 因为艾氯胺酮直接解决了神经元的发生 , 而传统的SSRI药物只是间接促进神经元发生 。
前一段时间有日本专家说 , 抑郁症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 是病毒侵害了脑内神经元 , 导致神经元萎缩 。 这个说法应该不成立 , 因为这无法解释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深度催眠状态下发生的歇斯底里情绪 。
对于重度抑郁症 ,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 电休克疗法效果比较好 。 很多患者说 , 如果抑郁症再复发了 , 还要做电击治疗 , 因为电击过后感觉大脑轻松多了 , 整个人也感觉清爽些 。
电休克疗法是通过一定的电量对脑进行电击 , 而达到引发癫痫发作的目的 。 这一疗法最初由精神病学家于20世纪30年代确立 , 他们在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 近期经历过癫痫发作的病人 , 抑郁症的症状有所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