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共享名医资源 同望中秋明月风湿病精准治痛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期开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 , 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 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 , 开展早诊早治工作 , 推动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 。 基本实现慢性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 , 到2030年 , 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 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 , 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 。 而属于慢性病中的风湿骨病尤其是痛风、类风湿等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多为多关节受累 , 关节病变率可高达70-80% 。

尿酸|共享名医资源 同望中秋明月风湿病精准治痛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期开展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
而临床数据显示 , 只有不到44%的风湿患者得到了比较规范的治疗 , 而44%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只针对第一阶段的治痛进行了干预 , 并未真正做到风湿病抗复发 , 如何科学系统的治疗风湿骨病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专委会、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亚太痛风联盟等机构的指导下 , 贵阳强直医院(原贵阳中医风湿病医院)于中秋小长假之际特别邀请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副教授韩琳莅临现场与贵阳强直医院专家进行痛风等风湿病抗复发学术交流 , 并开展为期两天的多学科联合会诊 , 旨在为广大贵州风湿骨病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

尿酸|共享名医资源 同望中秋明月风湿病精准治痛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期开展
文章图片
活动现场
此次健康大讲堂 , 来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副教授韩琳分别从尿酸的产生及与痛风的关系等方面向现场的患者及医务人员做了系统的科普讲解:
尿酸的来龙去脉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 主要是由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下产生 。 80%尿酸由核酸分解代谢产生 , 20%来自人体摄取的富含嘌呤或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生 。 人体内的尿酸约2/3通过肾脏代谢 , 约1/3经肠道排泄 , 另有极少量经汗腺排泄 。 人体内尿酸生成和排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 。 通常把高尿酸血症定义为:成年男性或者年龄大于15岁男性空腹血尿酸超过420μmol/L(7.0mg/dl , 1 mg/dl≈60μmol/L);成年女性、女性儿童或者年龄小于15岁男性空腹血尿酸超过360μmol/L(6.0mg/dl) 。

尿酸|共享名医资源 同望中秋明月风湿病精准治痛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期开展
文章图片
韩琳教授讲课
尿酸和嘌呤、痛风的关系
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的产物 , 正常情况下 , 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出基本平衡 , 但当一个人的代谢功能出现异常时 , 高嘌呤的食物会让体内产生更多的尿酸 , 破坏这种平衡 , 导致体内出现尿酸过多 。 当血液中的尿酸过多 , 达到饱和状态 , 就会产生结晶 。 这些结晶容易沉积在脚踝、脚趾等关节部位 , 诱发局部炎症 , 表现出肿痛 。 这种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而带来出来的症状 , 就是痛风 。 简单来说 ,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一个诱因 , “痛风”是一种严重的症状 , 有高尿酸血症不一定会痛风 。

尿酸|共享名医资源 同望中秋明月风湿病精准治痛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期开展
文章图片
韩琳教授讲课
痛风发病机制与患者代谢、炎性反应、免疫与基因等有关
一项纳入44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 , 中国大陆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为 13.3%(男性为19.4% , 女性为 7.9%) , 痛风的合并发病率为1.1%(男性 1.5% , 女性 0.9%)其主要流行病学特点是: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 男性高于女性 , 沿海高于内陆 , 城市高于农村 。 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肥胖、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如此可怕的数据 , 改如何去拯救广大的痛风患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