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新时代”主题征文丨甘泉润过念豆山

本文转自:人民网
“圆梦新时代”主题征文丨甘泉润过念豆山
文章图片
隆安县城厢镇东信村东南 , 有石头杂砌 , 成山十余公里 。 山岗连绵 , 草木丛生 。 此群山人称念豆山 。 从地图上看 , 西大明山到隆安这一带 , 高峰换土岭 , 地势稍微舒缓而平坦 。 但唯独在东信村东南边地界落下了一堆石山 , 像一颗棋子一样嵌在那儿 , 活脱脱地把这一带圈出世俗的风花雪月里 。
念豆山没有风花雪月 , 曾一度是贫瘠贫困的代名词 , 主要是因为没有水源 。 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次风尘仆仆到这里时 , 爬上山顶 , 举目四望 , 秋风萧瑟 , 连绵不绝的群山背靠背延向天边 , 怪石嶙峋 , 九分石头一分土 , 心儿凉了一大截 。 但大山深处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弄堂里 , 居然还生活着上百户壮族和瑶族人家 。 他们出门靠两条腿 , 运输靠肩扛担挑 , 没有活水源泉 , 吃水只能看天 , 日子过得简单而寂寥 。
念豆山没有活泉 , 却能生存人 , 这简直不可思议 。 地上本来没有路 , 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 地上从来也没有水 , 只是找水的人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 。 几位扶贫干部从南宁找来了技术员 , 先是在念豆山脚下一个叫陇外的弄堂里打出了一口井 , 通过循环反复踏压水阀 , 把地下的水一桶一桶地抽上来 。
哇啦哇啦的地下水 , 清澈通透 , 甘甜入心 , 但连续抽几桶水后 , 得等一个时辰待地下水回流复位 , 才有机会再抽到水 , 如此反复 , 一天也取不了多少水 。 这点水只能够解渴而已 , 引进的几家养殖基地需要用大量的水 , 这可如何是好?但此地下有水 , 这也说明念豆山一带地下有河流或可蓄水的暗湖 , 只要找到可通地下的暗道或洞岩 , 说不定能有更大的收获 。 于是 , 扶贫工作队带着跋山穿洞设备和清水干粮 , 到处找暗道或洞岩 , 一干就是20多天 。 他们穿进30多个大大小小的洞穴 , 终于在陇内的一处山岩找到了水源 。
那是念豆山半腰的一处洞穴 。 只见那洞口呈70度斜靠的一字型 , 刚好容得一人侧斜着身子匍匐进去 。 入得洞口 , 约莫八米下去 , 转身拐入更深处 , 有石径往大山腹地延伸 。 这时光线立时消失 , 整个洞黑漆漆的 , 只能借助手电筒 。 横着摸爬进去 , 大约三十余米 , 到一处很大的殿堂 , 石壁如墙地围着 , 地上满是淤泥 , 一潭水清凌凌地嵌在其间 。 水面平静如镜 , 约两米见方 , 还有晶莹的水滴从洞壁的钟乳石端上嘀嗒而落 。 泉潭深不可测 , 自然天凿 。 系着小石头投绳于水中 , 绳尽而不到潭底 。
我想起了清代词人项鸿祚的诗句“井沸生澜通海气 , 中有老蛟愁卧” 。 说的是泉井内流水激荡 , 汹涌着澜气 , 好像与大海相通融 , 一定有老蛟龙在其中愁卧 。 所以有人说念豆山半腰这泉潭能通海 。 泉潭是海的眼睛 , 汹涌着大地的色彩 。 海蓝莹莹 , 大地斑斓绚丽 , 泉潭就清澈透亮 , 甘甜清爽 , 反之则死水昭著 , 泉枯井烂 。 这四周围满目苍翠 , 良好的植被 , 应该足以让这地底下之水保持着丰满的姿态 。
很大的一根水管伸入洞穴泉潭深处 , 把清澈的地下水源源不断地引导到四周围家家户户 。 有了活水源泉 , 日子也跟着丰盈了 。 养鸡、养鸭、坚果3家企业进村了 , 肉鸡年出栏80万羽 , 旱鸭年出栏50万羽 , 1500亩的蜜本南瓜和1000亩的澳洲坚果也发展起来了 , 特色产业覆盖所有的贫困户 , 整个村子收入翻番 , 贫困的帽子摘了 。
“圆梦新时代”主题征文丨甘泉润过念豆山】这一切就像泉潭之水一样 , 一旦发掘了 , 就能造福一方 , 就能激活那种深藏于地底下的无穷力量 , 就能用这种力量“敢叫日月换新天” 。 而我们要做的 , 往往就是那个发掘和激活这种力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