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腾飞|“第一村医”入村来

【赵腾飞|“第一村医”入村来】“现在能听见了吗?”“听见了 , 听见了!”看着赵腾飞满脸的喜悦 ,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宋科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这是近日发生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井岭乡牛家掌村的一幕 。
宋科英是和平医院派驻村里的“第一村医” 。 进村半年多来 , 这样的场景她不知经历了多少回 , 而对赵腾飞一家 , 她始终格外上心。
01
和村民结“亲戚”
30岁出头的赵腾飞有兄弟3人 , 都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 。 不幸的是 , 他的父母也患有同样的病症 。 全家6人 , 仅靠年过七旬的赵腾飞奶奶支撑着勉强度日 。
2020年9月 , 和平医疗集团启动“第一村医”工作 , 31名资深医生被派往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和上党区的31个村庄担任“第一村医” 。 他们的目标是 , 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大疾病预防能力 ,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赵腾飞|“第一村医”入村来
文章图片

驻村医护人员为村民测血糖
和平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郭娟娟担任牛家掌村的“第一村医” 。 进村走访时 , 她了解到赵腾飞一家的情况后 , 便主动和他们结成“亲戚” 。 每次进村 , 她都会到赵腾飞家转一趟 , 给每个人做一次常规身体检查 。 得知赵腾飞的母亲牛娇风血糖高 , 郭娟娟便自掏腰包给她买了一台血糖测量仪 , 并手把手地教她使用 。 得知赵腾飞听力不好 , 她便请来同为“第一村医”的宋科英为他诊断 。
事实上 , 为了将工作做得更扎实 , 作为和平医院派驻壶关县“第一村医”队伍队长的郭娟娟 , 将分布在全县7个乡镇的21名村医编成了7个小组 。 每位“第一村医”负责自己对接的村庄 , 各小组成员还可以联合行动 , 同时到某个村庄进行义诊 , 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专业互补的优势 。
宋科英和郭娟娟恰好在同一组 , 所以也数次一同前往赵腾飞家进行结对帮扶 。 经过检查 , 宋科英发现赵腾飞听力不好不是别的原因 , 而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精心照料 , 耳屎堵塞了耳道 , 只要彻底清理 , 他的听力就能立即恢复 。 前两次 , 她们去赵腾飞家准备为他进行清理 , 然而生性羞怯的赵腾飞一见生人就跑 , 始终没能如愿 。
这次 , 当赵腾飞再次见到郭娟娟一行人时 , 居然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 他的奶奶郭仁娥边抹泪边说:“这是时间长了 , 他认为你们是自己人 , 所以不跑了 。 原来以为这‘第一村医’就是来村里走走过场 , 没想到你们是一心一意地帮俺们啊!”
经过半个小时的治疗 , 赵腾飞的双耳耳道终于清理完毕 , 他笑呵呵地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两位医生 。 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边和郭娟娟、宋科英打着招呼 , 边拍出阵阵掌声 , 这是他们对“第一村医”由衷的感谢 。
02
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力量
住在龙泉镇刘寨村敬老院的李建设今年67岁 , 他远远地就认出了和平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宋应明 。 老李边走边喊:“宋医生 , 这几天身上不得劲儿 , 感觉是感冒了 , 你给咱瞧瞧 。 ”宋应明自打担任“第一村医”以来 , 每周都要安排两到三次进村的行程 , 而敬老院则是他必去的地方 。 一来二去 , 敬老院的这些大爷大娘都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 。
“作为‘第一村医’ , 就必须实打实地为老百姓办点事情 , 让老百姓少跑路、少花钱、看好病 , 这就是我的目标 。 ”宋应明说 , 经过半年多的历练 , 自己从一个外科专家变成了一个全科大夫 。 的确如此 ,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 , 宋应明和自己的两名组员不停地穿梭在所对接的3个村庄里 , 为2000多名乡亲开展义诊20多次 。